海绵城市建设背景下的道路绿地设计策略.docxVIP

海绵城市建设背景下的道路绿地设计策略.docx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

海绵城市建设背景下的道路绿地设计策略

?

?

徐文

摘要:市道路是城市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大量的道路硬化地面减弱了雨水的渗透,雨季降雨量大时容易形成洪峰,导致城市内涝。通过城市道路改造.在市政道路设计中运用海绵城市的建设理念,可以减少地表水污染,缓解城市内涝的问题。

关键词:城市道路;海绵城市;透水路面;绿地设计

1引言

城市基础设施的快速涌现,流域天然地形地貌与地表覆盖状况被急剧改变。城市道路作为城市空间中一个非常关键的组成部分,通常道路硬化用地面积会占到15%~20%的城市建设用地面积,因此可以通过城市道路改造,进行一系列设施设计,提高道路绿地的渗蓄能力,最大限度地把雨水保留下来,以此创造更加良好的人居环境。

2道路海绵绿地设计思想

国家住建部在《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简称“指南”)中倡导各地以根治城市内涝顽疾为目标,科学构建城市雨水开发体系,一步步建立完善可持续的城市水循环系统。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国内城市道路绿地在以后的一段时间中将会进行大范围的改造、更新建设。道路海绵绿地设计包括设置优化目标,首先是考虑了生态原则,并且提出基本原则和设计措施,把自然途径和人工措施有机结合起来。最终目的是实现下雨时能够吸水、存蓄水、渗透水、净化雨水,补充地下水和调节水循环。在干旱缺水时把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最大限度地让雨水在城市里得到积存、渗透和净化,同时也丰富了城市景观,增强城市生态环境保护,使得城市更加宜居。

3绵城市理念下市政道路的设计

3.1城市道路路面材料的选择

城市道路路面传统做法一般采用水泥混凝土和沥青混凝土。为城市建设需要、改善生态环境,2012年前后建设部发布了《透水沥青混凝土技术规程》和《透水砖路面技术规程》,规范规定透水混凝土路面应满足道路路面使用功能,并满足透水、抗滑、降噪要求。透水沥青路面组合形式分为三种,分别是:

(1)路面水进入表面层后排入临近排水设施。

(2)路面水由面层进入基层(或垫层)后排入临近排水设施。

(3)路面水进入路面后渗入路基。前两类主要用于需要减小降雨时路表径流和降低道路两侧噪音的新建和改建道路,解决了“排”和降低路面径流和噪音的问题,但是未解决“渗、滞、蓄、净”的问题。第三种形式路面水渗入路基,但规范要求路基土渗透系数大于或等于7×10-5cm/s的公园、小区道路、广场和中輕型荷载要求的道路可采用该路面形式,也就是说在城市道路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等车流量大的重型和超重型荷载条件下不能采用透水路面。随着低影响开发建设被越来越多的部门重视,建议相关部门共同研究环保、强度高的沥青路面材料。

透水人行道要求土基应具有一定的渗透性能,土的渗透系数不小于1.0×10-3mm/s,且渗透面距离地下水位应大于1m。人行道及绿化带满足“渗、滞、蓄、净”相对容易一些,但人行道与绿化带毕竟才占总道路面积25%~40%,为满足道路车行道整体功能,靠近车行道的绿化带和人行道也都设置了防水系统,不能有效解决“渗、滞、蓄、净”的问题,所以整体解决道路路基范围内“渗、滞、蓄、净”是处理低影响开发建设的重要内容。

3.2道路海绵绿地路面设计

在道路建设过程中道路绿化带标高大多高于道路标高,使得在雨水控制与利用构思上主要在于“排”上,先从绿化带汇入路面,然后再汇入道路中的排水系统,其忽略了对生态与环境的保护,一方面对排水系统增加了负担,同时还让绿地中的泥水污染路面。根据道路海绵绿地设计理念,我们将从道路标高、路牙石切口和雨水种植池等方面进行设计。

一是道路标高的设计,为了收集雨水,解决雨水径流污染,淤塞下水道及河床等问题,路面标高应大于绿化带标高20cm左右,道路坡度在1.5%左右,这样的作用可以让路面上的雨水向道路绿带汇集,通过生物净化后渗入地下,同时也可以对植物灌溉。

二是路牙石切口的设计。为了让雨水径流引入雨水种植池内,应改变过去连续的道路路牙石设计,以避免暴雨发生后路牙石边上形成大量积水的现象,通过对路牙石局部进行切口,可以让雨水进入种植池内,为植物提供新的水源灌溉。

三是雨水种植沟的设计。为了提高对雨水的利用,可以设计雨水种植沟,雨水种植沟底部可以是坡底或者是平底,有倾斜的横向边坡,也有缓和的纵向坡度,便于雨水经纵向边坡汇入种植沟的最下面。

四是道路横断面的设计。道路主要分为主要道路和次要道路,他们的功能也因此不一样,两种道路所采取的断面形式也不同,主要道路在进行道路横断面设计过程中,应该首先要确保道路的基本功能,并尽可能宽的设置绿化带,一方面有利于对雨水进行有效的收集,减小地表径流量,另一方面也能增加道路的景观效果。

五是道路人行道的设计。人行道承担起行人通行的重要任务,为了有效提高雨水渗流,在设计时,可以使用透水人行道板铺砌,基层使用透水混凝土铺砌,垫层采用碎石层。为了对

文档评论(0)

133****531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