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网络表达暴力化倾向.docx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浅谈网络表达暴力化倾向

?

?

摘要:网络舆情表现方式暴力是指网民在网络上的一种的暴力行为,是社会暴力在网络上的延伸,他不仅包含着言论上的攻击、谩骂、侮辱性语言和展现个人隐私材料、恶搞他人肖像等性为,也包括现在有人肉搜索发展而来的有虚拟网络走向现实世界的民间制裁行为。

关键词:网络舆情;暴力;集体无意识;舆论领袖

:B84文献标志码:A:1001-7836(2008)12-

网络舆情暴力使我们同时还面临这一个尴尬:每个人都可能成为网络暴力受害者,它畅行于WEB2.0时代的肆无忌惮,正在以其独有的方式破坏着公共规则、触犯着道德底线。本文将通过一系列案例对这种网络舆情表现方式的暴力化倾向进行简单的描述并探讨这种情况出现的原因。在进行分析之后,发现这种情况的发展很多来自于网民的心理特征、年龄特征和网络技术自身的一些特点,文章将会对这些进行详细描述。

如果说这只是由于莎朗斯通难以容忍的残暴言激怒了我们,那么对于公众人物凭空的的谩骂和攻击则是我们确实要注意的暴力化了。“超女“肯定是一个不用再做赘述的现象了,这也是个媒体奇观的典型反应,这也培养出许多诸如李宇春、张靓颖的草根明星。不过在网络中,总是将李宇春与“雄性激素”、“男人”放到一起,张靓颖无缘无故地成了“牛皮公主”。

公众人物由于其特殊性难免成为饭后谈资,也成为众人的娱乐对象,那么普通人呢,酱油男”、“小胖”这样的普通人遭遇网络舆情恶搞不胜枚举。

谈到这里,我想起了现在十分著名并且十分强大的“人肉搜索”,它就是利用现代信息科技,变传统的网络信息搜索为人找人、人问人、人碰人、人挤人、人挨人的关系型网络社区活动,变枯燥乏味的查询过程为“一人提问、八方回应,一石激起千层浪,一声呼唤惊醒万颗真心”的人性化搜索体验。

我们应该清楚,这绝不是简单的去寻找,而是一个可怕的暴力仪式,网络舆情的集体暴力仪式。而且往往是在神圣的尊重基础上,进行的膜拜的暴力仪式。他的一个基本模式是A先发出一个帖子,帖子涉及到一个基本上会唤起公众情感的事件,那么网络风起云涌,舆情明显。

1.集体无意识的主导作用

我们不妨讨论一下。这里我们需要涉及到一个心理学概念——“集体无意识”。在《荣格心理学纲要》中有这样一句话:“进化和遗传不仅为人类的身体描绘出了种种蓝图,而且他们同样也为人类的心灵描绘出了种种蓝图。”“往昔岁月岁月既包括人类祖先的所与生活经历,也包括其前人类或者其动物祖先的往昔岁月的一切生活经历。……对于世界作出反应的先天性向和潜在倾向。”那么我们可能就会清楚了,集体无意识就是就是一种代代相传的无数同类经验在某一种族全体成员心理上的沉淀物,而之所以能代代相传,正因为有着相应的社会结构作为这种集体无意识的支柱。比如说我们惧怕死亡,惧怕黑暗一样,这都是一种集体无意识的表征。

2.从众心理的引导作用

除了集体无意识的影响,对于网络舆情暴力化的成因,网民的从众心理不可忽视。网络传播的匿名性使人们对于这种从众心理产生质疑,至少我们很怀疑沉默的螺旋是否还在起着作用。因为人们承认从众心理时也相信,网络匿名性给了个体一个保护伞,可以免受因为表达不同意见而被群体孤立。其实不然,从众心理是在人类漫长的历史中所形成的,前面提到的群体无意识告诉我们这是长期的人类文化演变中内化成我们性格中的一部分。网络世界浩瀚无边,不过网民所活动的地方总是局限在常去的几个网站,也就是说在浩瀚的网络里他总是活动在自己的网络小圈子里。自己的网络小圈子逐渐固化,并且也会形成群体压力,是置身其中的网民也有了从众心理。。

3.媒体自身的缺陷

除了网民自身原因外,网络传播的一些特点,让我们不得不提出一些观念来指责它本身是滋长暴力出现的温床。十年如一日的匿名性,谁也不知道谁到底是谁。就像在“Die豹事件”中,后来有记者发现当时在网上发布Die豹信息的人就是Die豹的朋友。如果不是着匿名,她的哪个朋友敢如此肆无忌惮地这样做。而且匿名的“好处”不仅是掩饰了自己真实身份,同时也是自己为自己的话题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假如A发布了一个指责某人帖子,可是如果点击量不够的话,这个帖子就很快沉入海底,不得见天日。A就申请到许多不同的马甲,以不同的身份进行跟帖回复,自己营造一种美感热火朝天讨论的局面,吸引其他网民的围观和参与。这样做很容易将本不会引起网民多大兴趣的事件点爆。

总之,他们喜欢大家都走进帖子里,不停地点击再点击。所以,他们更看重的是噱头,是让大家内心震撼的噱头,赤裸裸血淋淋的语言。再加之网络传播速度快,很多帖子在发布几分钟内可能就转载到其他不同的网站内,这样一传十、十传百,很快,公众议题越来越多,网民忙得不亦乐乎。网络舆情的健康有序发展也只能望洋兴叹了。

Reference:

[1]李彬.传播学引论[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3.

[2]钟英.网络传播伦理

文档评论(0)

158****162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