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
?
环境承载力及其在规划环评中的应用研究
?
?
摘要:本文在讨论环境承载力相关理论、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基础上,以某工业园区为例,探讨了环境承载力在规划环评中的实际应用,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环境承载力;规划环评;环境影响评价
:X82:A:2095-672X(2019)12-00-01
Abstract:Basedondiscussingthetheoryofenvironmentalcarryingcapacityandconstructinganevaluationindexsystem,thisarticletakesanindustrialparkasanexampletodiscussthepracticalapplicationofenvironmentalcarryingcapacityinplanningenvironmentalimpactassessment,whichhasapositiveguidingsignificance.
Keywords:Environmentalcarryingcapacity;Planningenvironmentalimpactassessment;Environmentalimpactassessment
1環境承载力概述
1.1内容
从环境承载力的概念分析来看,其至少应包括以下三个方面内容:(1)环境生产力。在单位生产周期内,可以自主再生的资源状况。(2)社会经济技术。即,产业结构、经济综合水平、社会物质基础。(3)自然资源。在单位生产周期内,不可以自主再生的资源状况。
1.2特点
环境承载力的主要特点有:(1)客观性。区域生态环境系统未出现本质变化时,从质与量两个方面进行客观分析评价。(2)时变性。环境规划中经济行为应适应时间变化和要求,发挥人类主观能动性,对区域环境承载力的调控。(3)可控性。可控性又叫目的性。区域生态环境系统本身物质结构决定了环境承载力大小,受控于人类社会活动发展,确保环境承载力质与量沿着人类目标发生方向变化。
1.3功能
外延上,环境承载力是对生态环境进行的系统保护及恢复;内涵上,环境承载力具有制约、调节和净化功能。
1.4量化模型
环境承载力可看成一个维向量由多维指标组成,组成相应指标体系,这一体系作为一个整体,其组成部分是被量化后的区域环境系统、经济社会发展指标因子。即,环境承载力由N维向量支起的N维空间。可用函数式表述:。式中:Mi表示区域环境初始状态环境承载力第i个发展量;Ai表示具体环境指标体系中第I个指标量。Mj表示区域环境初始状态环境承载力第j个限制分量;Ai表示具体环境指标体系中第j个指标量。可见,该函数式中,Mi指标值越大越好,与之对应的则是Mj指标值则是越小越好。其中,环境承载率(EBR)=环境承载量/环境承载力≤1。
1.5相对剩余率
除了要掌握相应指标体系下不同指标的理论阈值,还应掌握最终反映区域综合环境承载力指数,以帮助人们在开展规划环评时被评价区域经济社会活动与环境系统是否处于协调状态。这就需要构建“区域环境承载力相对剩余率”的量化,确定所需评价对象的综合环境指数,从而帮助人们决定是否应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1)发展指标模型:Si=(xi-xio)/xio;2)限制类指标模型:Sj=(xj-xjo)/xjo。其中,Si、Sj为指标相对剩余值;xi,xj为区域环境评价指标中的发展类变量实际值及限制类变量实际值;xio、xjo。为区域环境评价指标中发展类变量的上限值和限制类变量的上限值。从而获得区域环境承载力相对剩余率计算模型:
其中,S表示被评价区域环境综合承载力的剩余率;m、n则分别表示具体项目指标的数量;Wi、Wj则表示相应指标权重,这一权重可通过层次分析法获得。
2环境承载力量化指标体系构建
区域环境系统及经济社会具有多样性、复杂性,已有的环境承载力衡量指标体系无法完全覆盖评价区域所有活动内容,也无法统一限定所有指标。这就需要从各个评价子系统中选择代表性、易量化指标对其进行定性定量分析。通常,区域环境承载力由自然环境承载力与人为环境承载力两部分组成。前者,主要由自然环境总量、环境容量指数等组成;后者则是由园区生态环境建设、污染治理投资等。依据目标层、准则层、指标层评价方法,可将工业园区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如下(见表1):
3环境承载力在某工业园区规划环评中的应用分析
某工业园区是经省级政府批准的省级工业开发区,主要为电子信息、机械制造、服装、汽车零部件生产,基准年为2020年,近期为2030年,远期为2050年。该工业园区建设立足产业基础及区域资源优势,带动周边区域经济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