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例双幽门症报道.docx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二例双幽门症报道

?

?

(安宁市人民医院650300)

【中图分类号】R2【文献标号】A【文章编号】2095-7165(2015)14-0138-01

病例1

患者男,74岁,因上腹部胀痛4天入院,伴有不思饮食、精神差,进食后胀痛明显加剧。既往有曾有黑便病史,疑为消化道出血但未行胃镜检查。入院查体:心率80次/分,血压130/80mmHg,神清,轻度贫血貌,心肺未见异常,腹平坦,软。于剑突下、左上腹轻压有痛感,没有反跳痛。血常规:98g/L,红细胞2.50*1012/L。见大便潜血(+)症,进行胸腹部X线以及腹部B超检查,都未见异常。临床诊断为:上消化道出血,失血性贫血轻度,经制酸,保护胃黏膜。输血支持治疗后病情有好转。于入院第2天进行胃镜检查:食道、贲门、胃底、胃体、胃内黏膜未见异常,胃窦变形,小弯侧见直径约2.5cm瘘孔与球腔相通,可通过胃镜、瘘孔内侧壁可见0.6*0.8cm的溃疡渐愈合病灶。被覆白苔周围黏膜充血水肿呈跚状,其边缘取活检,病理结果为溃疡改变。内镜诊断:双幽门并溃疡H1期,给予继续治疗后病情好转并出院。

病例2

患者为男性,70岁,因“黑便两周”入院。伴头昏、心慌、乏力、上腹部不适、无晕厥、发热。既往有“胆囊结石”病史8年。B超检查见胆囊壁毛糙,囊内见1.0*1.2cm的强回声团。胰、肝、脾均未见异常。心率90次/分,血压110/72mmHg.神清,贫血貌,心肺未见异常,腹平坦,剑下压痛,无反跳痛。血常规90g/L,红细胞2.20*1012/L,大便潜血(++)。临床诊断为:上消化道出血伴有失血性轻度贫血症状。入院第2天进行胃镜检查:食道、贲门、未见异常。胃底、胃体黏膜见散在出血点,胃窦见幽门孔两个。第一个似圆形,呈开放状,边缘光滑,其小弯侧距其约2.0cm处见第2个幽门,失圆,呈半开放状,边缘黏膜充血。两个幽门口均可达十二指肠球部,进入第二幽门口,其后壁见0.8*0.8cm似圆形溃疡面,底被脓苔,边缘见陈旧性血痂,其边缘取2块病检,报告为溃疡改变。十二指肠球部未见异常。

讨论

双幽门又称胃十二指肠瘘,是指胃小弯中央至远端1/3处胃溃疡好发部,位于十二指肠水平部附近有交通或胃小弯与十二指肠第3、第4部之间有交通的病变,临床非常少见[1]。该病症为先天性,也可为后天发生。当前,一些报道认为双幽门症90%为后天性。

先天性病因假说认为[1],初期形成的原始肠管内腔上皮处于暂时性闭塞状态,而发生空泡。在充实性索状体中相互融合,形成2次肠管腔。若这个2次肠管腔遇到障碍时就容易出现多种肠管畸形,于幽门部分形成分隔,将幽门分隔成2个而形成双幽门。

后天性病因中认为是胃溃疡的合并症。有报道称,在对胃溃疡患者长期随访中,可在以前发生溃疡部位见到胃十二指肠瘘[2]。因此,可确定溃疡底与溃疡底穿破十二指肠或邻近十二指肠融合形成瘘孔[1]。胃小弯侧好发胃溃疡,也好发双幽门症,说明了其溃疡的相关性。

本文2例患者在胃窦小弯且伴溃疡都出现瘘孔,均伴有上消化道出血症状,内镜检查都未见其他可能引起出血的病变。因为出现后天性双幽门可能性较大,判断出现的症状应为溃疡病变所致。继续进行内科治疗后,症状有所好转,亦可推测溃疡病变好转,但瘘孔会发生上皮化。所以,瘘孔不会闭合而将继续存在,也有可能再发溃疡或溃疡加重,发生外瘘的可能性增大。笔者认为应长期随访,若反复出现穿孔或出血,则需要进行修补或手术切除。

参考文献

[1]周丽雅.胃疾病.沈阳:辽宁科学出版社.2005:77-78

[2]邓交,刘先秒,董丽蓉.双幽门二例.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08,9:468

?

-全文完-

文档评论(0)

158****412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