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修辞学说矛盾心理分析.docx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朱熹修辞学说矛盾心理分析

?

?

李士金

提要朱熹在探讨文章文学修辞的时候往往表现出一种矛盾的心理,一方面,他站在理学家的立场上,用理想的“原则”批评现实的文章文学,不满意的居多,严厉批评现实中的“文”,给人以轻视文辞的感觉;另一方面。他站在文学家的立场上,用比较现实的态度衡量文章文学,积极肯定了文章文学修辞的重要意义。表面看来有着不可调和的矛盾,其实,朱熹是站在不同的角度,力争使“文”以载道。为社会健康和谐的发展服务。两个朱熹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关键词朱熹修辞学说对立统一

朱熹修辞学说的矛盾现象在于,一方面,他虽然没有直接同意程颐的“作文害道”说,却提出了“文便是道”、“文皆是从道中流出”的文道合一主张,似乎抹煞了文的相对独立性;另一方面他在这一观点上又表现出了某种矛盾性,如他在《周子通书·文辞注》中说:“人之才德,偏有长短,其或意中了了,而言不足以发之,则亦不能传于久远矣。”(《朱子全书》第十三册:121-122)显示了他对文章文学修辞重要意义的深刻认识。从他的人生实践来看,朱熹确实是相当精通语言文学的内在规律性,理解艺术有它自己的审美特性的。我们仔细阅读他的著述,会发现一个很有意义、值得探寻的话题:理学家的朱熹与文学家的朱熹之问的矛盾。那么,两位——理学家和文学家的——朱熹能否达到矛盾对立的统一呢?究竟是何种不同的出发点和话语背景造成了两个朱熹的对立和矛盾?这种个人思想的矛盾性显示了什么样的复杂的社会历史内容?这对我们研究者而言都是值得探索的。

理学家的朱熹说:至于说到文词,不过是一小伎罢了!从近处看,则不足以使自己的修养提高;从社会影响看,则不足以有益于大多数人的健康生活。我们才要作文章,便是枝叶,害着学问,使两个方面都没有得到成功。现在那些执笔以钻研华丽文章的人,不过是为了讨人喜欢而已,为了身外的功名利禄而钻营,是非常可耻的行为。(《朱子全书》第十八册:4314)

这在表面看来,是明白无误地轻视“文词”。认为“文词”不过是“一小伎”,但还是承认“文词”毕竟是“一小伎”,没有加以彻底的否定。这就给两个朱熹的矛盾统一留下了余地。同时应该看到,朱子这里的“文词”偏向于纯粹的语言技术问题,是形式,是表象,但无论如何,在这里是有“重道轻文”的倾向的。我们认为,朱熹不可能无缘无故发出这种强烈的议论,他必有自己的出发点和说话的时代背景。

我们阅读了他的相关著述之后,就会清楚地看出,他批评的前提是:今人不去讲义理,只去学诗文。不但如此,只去学诗文也只是去学那不好的,这就告诉我们他并不是不重视“文”,而是反对不讲义理,单只学习文的形式,及学那不好的形式之文,所以在这种背景下,他说话的情绪很激烈。再如,朱子喜欢王建的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显然是欣赏它的思想意蕴和艺术魅力两个方面的,以欧公的才力尚且自己说平生要道此语不得,这就证明了朱熹是确实重视文的艺术性的,他反对的是今人都不识这意思,只要嵌字,使难字,便说好。他认为,一个人没有深刻的思想意蕴,又好议论作文,在形式上玩文字游戏,开了又合,合了又开,最后云里雾里也不知说的什么东西,何足为文?!另有一层背景更加令人忧虑:社会上人们的见识、水平是参差不齐的,欣赏能力、辨别能力并不都足以打破陋劣文风在形式上的花样和游戏,这就使得“专务节字更易新好生面辞语”的人有相当大的市场,甚至有时候获得不小的所谓“成功”,对社会风气、人民生活是十分有害的。关于这一点,历史上的教训是不少见的。朱熹对此看得很清楚,他慨然叹惜道:

“今世安得文章!只有个减字换字法尔。”(《朱子全书》第十八册:4313)从这句话我们也可以看出他的愤激,看出他在愤慨的心情下语言表达的绝对化倾向。我们完全可以用他自己的话反驳:“今世”难道没有文章吗?!陆游、辛弃疾、杨万里等等都是朱子欣赏赞扬的第一流作者,又是深切交往的朋友,这些都是明摆着的事实,朱熹不可能忘却,为什么会说“今世安得文章”呢?事实上,他所说的“今世”是特指那丑陋的时代俗流,他说话时不可能一一作出解释说明。

现在,我们就更加理解他为什么说文词是一小伎了。确实,那些高谈阔论、玩文字游戏的人,可以欺骗世人、获得一时的声誉和利益,但实质上对自家的身心也无益,不足以提高自己的精神修养,有的甚至道德沦丧、走上犯罪的道路,最后落得身败名裂!这样的人写的文章,别人看了可能被吓了一大跳:迷离恍惚,“酸涩”难通,表面看来高深无比,实质是不懂装懂,错陋百出。但如果伪装得巧妙,看的人识别能力又有限,往往在短时间内还不会露出真面目来,其害处更大更深,更何谈“治人”!所以朱熹说“才要做文章,便是枝叶,害着学问,反两失也”。

你做文章没有基本功夫,总是玩文字游戏,终究文章也是写不好的,想提高艺术性也是不可能的,又耽误了时间,影响做扎扎实实的学问,这不是“两失”又是什么呢?!朱

文档评论(0)

189****958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