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制说明-农作物野生近缘种质资源调查规范.pdf

编制说明-农作物野生近缘种质资源调查规范.pdf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农作物野生近缘种质资源调查规范》

一、团体标准制修订背景、目的和意义

作物种质资源调查收集是对作物种质资源的广泛普查和实地研

究,目的是获取某一地区所有作物种质资源的信息,包括种类、数量、

分布,或者某一作物在更大范围(如全球、国家或地区)的分布、数

量、生态环境、伴生生物种、特征和相关传统知识等重要信息。通过

这一调查,我们能够全面了解作物种质资源的现状,揭示其地理分布、

遗传演化、生态适应性以及客观规律。作物种质资源的收集是基于科

学调查的基础上进行的,重点针对其多样性、完整性、特异性和积累

性等特征,采集具有代表性的遗传材料,为未来作物育种和种业发展

提供基因资源。这一调查和收集工作是作物种质资源保护、鉴定评价、

研究和创新利用的基础,不可或缺。因此,作物种质资源调查和收集

一直受到国内外政府和科学家的高度关注。

作物野生近缘植物是与栽培作物具有亲缘关系的野生植物,不仅

可以直接或者间接地为作物育种和生物技术研究提供遗传资源,还能

提供与人类健康生活密切相关的营养物质和保健产品。同时,作物野

生近缘植物对自然环境保护起着重要的作用,能够调节区域气候,防

止水土流失。在作物长期的驯化过程中,很多作物野生近缘植物所具

有的高产、抗病虫、耐逆境、雄性不育、营养高效等优异基因被丢失,

导致栽培作物具有较狭窄的遗传基础。充分利用作物野生近缘植物具

有的这些优良基因,有利于提高栽培品种的产量与品质。

1

《农作物野生近缘种质资源调查规范》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大尺度

范围内确定农作物野生近缘种质资源调查范围问题,为研究人员实地

观测、开展资源调查工作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空间模型和遥感技术

的应用,可以提高野外调查的效率,可以使调查队高效、快速的寻找

野生作物资源,降低调查成本。大尺度的定向分析,可以快速确定调

查物种的种类、分布区、环境因子等基本信息,减少在实地调查过程

中对物种栖息地的干扰。《农作物野生近缘种质资源调查规范》有助

于获取野生植物生境数据及发现具有重大利用价值的种质资源。

二、工作简况

1.任务来源

《农作物野生近缘种质资源调查规范》标准制定项目申请中国农

业绿色发展研究会的立项许可。该标准由中国农业绿色发展研究会归

口,崖州湾国家实验室牵头研制。本标准由崖州湾国家实验室等相关

单位共同起草。

2.主要工作过程

2023年1月至12月,通过资料搜集、实验验证、研讨论证等方

式开展标准制定项目预研,编写研制方案。

2024年1月4日,申请中国农业绿色发展研究会团体标准的立

项许可。

2024年6月,获得中国农业绿色发展研究会团体标准的立项许

可。

2

三、标准编制原则和依据

1.编制原则

本标准在编制过程中,主要遵循了科学性、可操作性、规范性的

原则。

1、科学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相关法律法规,主

要参照了NY/T3757—2020《农作物种质资源调查收集技术规范》等

相关标准和规程,确定了标准条款。

2、可操作性。标准内容经过起草组反复讨论,语言表达力求准

确、精炼,条理清晰,实用性强。

3、规范性。本标准依据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

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要求和规定起草制定。

2.编制依据

依据多源遥感数据,从大尺度出发,根据空间模型对作物野生分

布区进行初步预测,进而根据分布区与环境因子的情况,对同类不同

种的分布情况进行简要分析。利用历史(1970−2000年)的气候数据

以及作物站点数据,采用MaxEnt最大熵模型,研究影响全球野生作

物分布的气候因子,并预测在21世纪末的不同情景气候变化下适生

区的变化,以期为未来种质资源调查的合理布局提供规划依据。基于

Maxent最大熵模型和ArGIS对物种的潜在地理分布进行预测,可以

对气候变化给生物多样性带来的潜在风险进行预测,该模型已经广泛

应用于物种分布的研究领域,并取得的较为丰富的成果。

本标准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std36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