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分配”的那些年.pdf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包分配”的那些年

听老一辈上海人聊天,有时候还能依稀听到一些关于“分配”的

往事:“那年我被分配到仓库工作,我们班另外一个同学分配到发行

组,我们都是新华书店系统的,平时还能碰到面……”从学校毕业,分

配到一个工作,然后一直做到退休,安安稳稳、无波无澜,这是对那

个年代的人生写照。当然也有心思更活络的,从分配到的岗位再换去

别的行当,享受自由折腾的乐趣。

“包分配、吃皇粮”

毕业生分配制度是从1951年开始的。当时的政务院决定“高等学

校毕业生的工作由政府分配”,至此掀开了大学生“包分配,吃皇粮”

的篇章。1977年,暂停了十余年的高考重新向大众打开大门,570余

万考生涌进了考场。

在此后的一段时间里,得益于国家赋予高等教育的各种“福利”,

大学生身份成为了令人艳羡的“金牌”。

“那时只要能考上大学,就是国家的准干部,在学校吃皇粮,不

花家里一分钱,学校还会给学生补贴,毕业包分配,农村出来的孩子

还能换成城市户口……”当年参加高考的人说。当时流行一句顺口溜叫

做“金77、银78”,1980年到1982年间,这两届共有67万多本专

科大学生毕业。

“在统一分配工作的时代,我们的职责就是负责把萝卜栽进坑

里。”从上世纪80年代起负责大学招生就业的一位老师说起当时包分

配的流程,仍记忆犹新——原国家教委联合其他部门,根据国有企业、

政府机关、事业单位等用人需要,制订分配计划,然后下发给各个高

校,高校根据这张表格,再推荐合适的人选。

由于毕业分配单位的好坏关系到每个学生的前途命运,盼望着分

配一个好单位,是大学毕业生乃至他整个家族的心愿。

什么叫好单位?上世纪80年代曾有过一次“中国青年就业问题”

调查,当时青年人在评价职业时看重的依次是:社会地位、社会意义、

发挥个人才能和报酬。那时,人们的理想是“科学家”、“工程师”,

待业青年也以“上班”为首选,实在没有出路才去干个体经营或服务

业。

根据“档次”划分工作去向

在恢复高考之前,中学毕业也是采取分配制来安排工作。在上世

纪70年代初,原本是1970年毕业的七零届中学生,在因故延迟一年

后迎来了分配季节。他们根据新的政策可以“四个面向”了——即面

向农村、面向边疆、面向工矿、面向基层去工作。

按照人之常情,人们当然希望能留在上海,有个好单位,但这是

不可能的。当年,一代“光荣妈妈”生育的子女都陆续到了中学毕业

年龄。毕业分配政策调整,就必须划“档次”决定每个学生的工作去

向了。

“档次”怎么划?根据上面哥哥姐姐的工作去向划。当时,绝大

多数家庭是多子女,兄弟姐妹多,新的毕业分配政策,就是以兄姐的

去向来决定你可以“面向”何方。

当时规定,有哥哥姐姐全部在外地农村务农的,不管是插队落户

还是军垦农场,叫“全农”情况,属于“一档”,是“面向”上海工

矿的“硬档”条件,可分配在本市国营工厂当工人。

哥哥姐姐中有在外地务农、也有在上海工作的,则要看农多于工,

还是工多于农,农多于工,还是“一档”,本人仍可分配在上海工矿,

就是档次稍微“软”一点,分的单位稍许差一点。

1

如果工多于农,只好分配去农村了,但可以不去外地农村插队落

户“挣工分”,而可以去市郊国营农场“拿工资”。

在“一档”和“三档”之间,还有许多不同情况,如“一工一

农”“两工两农”“两工一农”等等,“工”还要看是“上工”(上

海工矿)还是“外工”(外地工矿),“农”也要看是“上农”(市

郊农场)还是“外农”(外地农村)。

此外,还有“长子长女”“独苗”“父母双缺”以及单亲家庭、

父母残疾、父母大病等等,视不同的情况,去向也各不一样,这批同

学统统被划入“两档”,也叫“中档”。

2

如果自己哥哥姐姐全在上海工作,那叫有工无农,就是“三档”,

最低档次,就必须到外地农村插队去落户。

3

好单位,看“全民”还是“集体”

在计划经济时代,每个人都离不开单位。而一旦进入一个单位,

基本上就“定终生”了。那时,一个人作为“螺丝钉”,把你拧在哪

里,你就只能在那里“发光发热”。

由于毕业分配单位的好坏关系到每个学生的切身利益和前途命运,

力争有一个好单位是每一个学生和其所在家庭的希望。

当时好单位的标准,不看收入多少,不问工种

文档评论(0)

180****809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小学毕业生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