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版与版普高语文课标对比分析.docx

实验版与版普高语文课标对比分析.docx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实验版与版普高语文课标对比分析

?

?

郭怡飞

摘要:继《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之后,《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出现了新变化,对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改革提出了新要求,主要表现在课程性质与基本理念、课程目标与课程结构、实施建议和附录等方面。新课标在旧课标基础上有所保留,也有很大的突破,为语文教学改革注入了新活力,最明显的变化体现在学习任务群的创设上,改变了传统以单元为单位的教学模式,更加注重学生的主体作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顺应时代发展潮流。通过新旧课标对比,把握新课标的思想和新课程的特色,为更好地实践教育教学活动提供借鉴。

关键词:新课标旧课标学习任务群“三个文化”

2017年11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核心素养版)正式颁布,并将体现在2019年秋季编撰的新教材中。科学技术的发展与十九大的顺利召开,对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新课标不仅是国家意志的体现,而且在立德树人中发挥重要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1]语文作为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学科,承担着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大责任。新课标与旧课标相比,在课程性质与基本理念、课程目标与课程结构、实施建议和附录等方面都做了不同程度的修改与完善。本文立足于实验版课标,对2017年版课标进行详细的分析。

一、基于课程性质与基本理念的对比分析

课程性质与基本理念是课标的灵魂,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产生巨大的作用。新课标更加凸显了语文学科的特色,突出了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

(一)课程性质更加全面

新课标在旧课标的基础上更加详细地说明了课程性质,描述更加到位。旧课标采用两个自然段描述了课程特点及人才发展要求。新课标采用三个自然段,更加详细地描述了课程特点与人才发展要求,在旧课标基础上采用一整段分析语文课程的综合性与实践性特征。

旧课标认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2]新课标增加了:“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祖国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3]在此基础上具体分析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不仅要求运用语言文字,而且认识到语言文字具有信息载体功能,更明确了语言文字的重要地位。既继承了旧课标中对学生终身学习和个性发展的要求,又提出了学生应全面发展的要求,增加了传承和发展中华文化、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新要求。新课标对课程性质的描述更加全面、具体、清晰,符合时代发展的潮流与国家大政方针,凸显了语文学科的特色。

(二)理念阐述更加新颖

旧课标的理念体现在三个方面:突出了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注重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关注学生全面个性发展;注重构建开放有序的语文课程。新课标的理念体现在四个方面:强调立德树人,增强文化自信,有效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以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为本,不断深化课程改革;注重以实践为基础的语文学习方式转变;注重时代性,构建开放、多样、有序的语文课程。

新课标关于课程理念的变化主要有三个:一是在强调发挥语文课程育人功能的同时,提出了立德树人、增强文化自信的理念。二是新课标融入了时代精神,在强调构建有序、开放的语文课程同时,还注重语文课程的多样性和时代性。三是新课标更加注重语文核心素养,创造性地提出了加强语文课程实践性的重要意义,让学生学会运用语文。理念由三条变为四条,更加全面、新颖,切合时代和十九大的要求。

二、新课标课程目标与课程结构的优化

课程目标与课程结构是新课标变化最大的一部分。新课标的课程目标打破了传统的目标结构,增加了新时代有关文化自信的要求;对课程结构更是大刀阔斧地改革,更加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主体作用。

(一)明确课程目标

旧课标紧紧围绕“积累·整合、感受·鉴赏、思考·领悟、应用·拓展、发现·创新”[4]五方面展开。新课标以学科核心素养为依据,贯穿三维目标,在新提出的十二项具体目标中渗透旧课标的五个方面。紧跟时代发展的新形势,提出传承中华文化、理解多样文化、关注参与当代文化的目标,有利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其目的在于让学生具备在各种需要的场合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实践能力。同时,在此过程中受到优秀文化的教育,形成良好的文化修养,而且鼓励学生对话语的个性化理解和表达。

(二)优化课程结构

课程结构的优化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增设选择性必修课、构建学习任务群、强调“三个文化”,更加有利于学生主动性和选择性的发挥。

1.增设选择性必修课

旧课标语文课程由选修课程和必修课程两部分组成。必修课程包含“‘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2]两方面目标,组成“语文1”至“语文5”五个模块。选修課程包含五个系列:诗歌与散文、新闻与传记、小说与戏剧、文化论著研读和语言文字应用

文档评论(0)

181****480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