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金银器对邢、越二窑及定窑的影响.docxVIP

谈金银器对邢、越二窑及定窑的影响.docx

  1.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

??

谈金银器对邢、越二窑及定窑的影响

?

?

?

?

?

??

?

?

?

穆俏言/文

内容提要:富丽豪华且充满异域风情的唐代金银器,对唐、五代瓷器产生过深远影响。本文采用对比方式重点探讨金银器在造型以及工艺特征方面对邢、越二窑及定窑的影响,鉴于篇幅关系,装饰风格及图案纹样方面的影响从略。

关键词:金银器邢窑越窑定窑造型工艺影响

Abstract:GoldandsilverwaresofTangDynastyhaddeepinfluenceonceramicofTangDynastyandtheFiveDynasties.ThispaperdiscussedtheinfluenceofmodellingandtechnologyofgoldandsilverwaresonceramicofXingkiln,YuekilnandDingkilnviacomparing.Duetothelengthlimitofthepaper,theinfluenceofdecorationandpatternsarenotinvolved.

Keywords:goldandsilverwaresXingkilnYuekilnDingkilnmodellingtechnologyinfluence

金银属于稀有的贵金属,自古以来就一直被视为财富与身份等级的象征。商周的金银制品大多是用于佩戴的首饰,如臂钏、簪、耳饰等。春秋战国时期,金银除了制作各种首饰、配饰外,还出现了盘、盆、耳杯、匜、勺等生活用品以及轭首、轭角、衡帽等车马具和鐏、剑柄等兵器⑴。汉魏及南北朝时期,金银器的品种更加丰富,一些贵族墓葬中还出现了来自中亚粟特地区以及西亚萨珊王朝的制品⑵。到了唐代,随着国力的强盛,朝廷设置了专门为皇家服务的金银作坊院和文思院⑶,唐代后期,不少地区还出现了诸多由地方官府控制的金银作坊以及私营作坊,我国的金银工艺品进入高度繁荣时期。唐代对外交流非常活跃,通过“丝绸之路”输入中国的中亚、西亚以及东罗马等地的金银器,对本土金银器的发展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在中西文化的相互交融之中,唐代金银器形成了既富丽豪华又充满异域风情的艺术风格,成为当时重要的且最具影响力的手工艺品。”⑷

唐代越窑烧造的青瓷与邢窑烧造的白瓷代表了当时南北制瓷业的最高水平,烧瓷历史较晚的定窑更是后来居上,成为继邢窑之后北方最重要的白瓷窑场。上述三窑唐、五代时期的制品深受金银器的影响,出现了大量前所未有的新颖造型。

瓷器对金银器的模仿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模仿造型,尤其是中亚粟特风格与西亚萨珊风格的造型,如带把杯、长杯、凤首壶等;二是模仿金银器加工时特有的工艺特征,如瓜棱、花口、卷边等。

瓷器对金银器造型的模仿

1.带把杯

带把杯不属于中国传统器物造型,它的原型应当是中亚粟特地区制作的银带把杯。图1上是西安市南郊何家村唐代窖藏出土的两件带把杯,左边的银鎏金伎乐纹带把杯呈八棱形,侈口,圈足外撇,环形把手置于杯体上部。杯体上浮雕的人物皆为深目高鼻的胡人形象,折棱处以及圈足边缘饰联珠纹。这种带把银杯具有浓郁的异域色彩,属于典型的粟特艺术风格。右边的金团花纹带把杯造型与八棱带把杯相似,但杯体装饰已经完全中国化。唐代金银器中这类杯体瘦高且腹、底相交处呈硬折棱的带把杯,主要流行于7世纪后半叶至8世纪初,属于时代较早的杯形。唐代瓷器中所见同类带把杯多为邢窑烧造,图1下是陕西西安东郊和河南陕县出土的两件邢窑白釉带把杯,其造型与何家村窖藏出土的金团花纹带把杯几乎完全一样。

图2上是何家村窖藏出土的银鎏金仕女纹带把杯,八曲花口,下承外撇的高足。腹部装饰仕女纹与骑马狩猎纹,下腹有凸起的莲瓣,口沿、环形杯把以及圈足边缘饰连珠纹。图2下是浙江临安县唐天复元年(901)水邱氏墓出土的定窑白釉带把杯,整体造型显然是模仿粟特风格带把杯,但杯体各个部位都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杯身采用唐代早、中期瓷器中普遍流行的深腹碗造型,下承晚唐风格的宽圈足,环形把手设计成龙形,上端的指垫设计成如意形。“如此巧妙地将中外文化融合在一起,充分显示了陶瓷艺人的聪明才智以及中国陶瓷模仿、吸收外来文化并逐渐将其中国化的过程。”⑸

2.长杯(海棠式杯)

长杯是西亚萨珊王朝时期流行的一种造型,杯体平面大致为椭圆形,器壁呈多曲瓣状,一般以八曲或四曲为多,下承高低不等的圈足。由于长杯的造型看上去像盛开的海棠花,故瓷器中模仿长杯的器物又称“海棠式杯”。图3下是水邱氏墓出土的定窑白釉海棠式杯,其造型与英国维多利亚与阿尔伯特博物馆收藏的萨珊风格银八曲长杯(图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51****018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