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导学案 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docxVIP

第7课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导学案 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docx

  1.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班级姓名学号组号使用时间:2014年11月

PAGE2

PAGE

PAGE1

第二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

第7课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课标要求】

认识三国两晋南北朝至隋唐的制度变化与创新。

【重点难点】

重点:科举制度的创立、三省六部制的确立、租庸调制的进步作用和两税法的特点。

难点:汉唐间赋税制度的变化。

自主学习

选官之变——从九品中正制到科举制

九品中正制:概念、背景、方式。

2、结合材料分析九品中正长期实施会带来什么影响?

材料一:汉末丧乱,魏武始基,军中仓卒,权立九品。盖以论人才优劣,非为世族高卑。因此相沿,遂为成法。自魏至晋,莫之能改,州都郡正,以才品人,而举世人才,升降盖寡。——《宋书·列传第五十四》

材料二:今定中正,立九品,高下任意,荣辱在手,操人主之威福,夺天朝之权势……是以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晋书?刘毅传》

材料三: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寒素洁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

3.科举制阅读教材第38页第2段,概述科举制的发展历程。

4.思考:结合所学知识,补充从西周到魏晋南北朝的选官制度及选官标准,总结科举制的创立有何创新之处?

时期

选官制度

选官标准

西周

战国

西汉

魏晋南北朝

隋唐——明清

合作探究一:材料一: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

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宋]汪洙《神童诗》

材料二: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

材料三:隋炀帝时增设进士科……经过唐代的发展,考试作为一项重要制度确立起来。这样,士人可以不经荐举,直接报名考试……由政府择优录取,从而纠正了魏晋以来世家大族垄断用人做官大权的状况。

——韦庆远《中国政治制度史》

材料四:进士科始于隋大业中,盛于贞观、永徽之际缙绅虽位极人臣,不由进士者终不为美……其推重谓之“白衣公卿”,又曰“一品白衫”。其艰难谓之“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其有老死于文场者,亦无所恨。故有诗云:“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

阅读材料,总结科举制的创新有什么影响?

中枢之变——从三公九卿制到三省六部制

1.归纳秦朝以来中央官职的变化:

秦朝——汉朝——魏晋南北朝——隋唐——

2.根据教材39页第2段,思考三省分工如何?

(2)三省如何运作?

(3)三省长官的地位如何?

(4)群相制下,如何防止低效率?。

合作探究二:

唐代把相权分别操掌于几个部门,由许多人来共同负责,凡事经各部门之会议而决定。……唐制遇下诏敕,便先由门下省和中书省举行联席会议,会议场所称为“政事堂”。……政府的最高机构,则在政事堂。凡皇帝命令,在“敕”字下,须加盖中枢、门下之印,即须政事堂会议正式通过,然后再送尚书省执行。若未加盖中书、门下之印,而由皇帝直接发出的命令,在当时认为是违法的,不能为下面各级机关所承认。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结合材料,归纳三省六部制的特点有哪些?

(三)赋税之变——从租调制到两税法

1.阅读归纳:阅读教材42页1、2段,概括从魏晋到唐朝的赋税制度。

2.阅读教材,归纳两税法的内容和影响。

3名词解释:

均田制:太和九年,(北魏孝文帝)下诏均给天下民田:诸男夫十五(岁)以上,受露田40亩,妇女20亩。丁男受麻田20亩……妇女5亩。奴婢与平民一样受露田和桑田,数量相同……受田者年满70岁或死亡之后,其所受露田交还国家,并且不准买卖。桑田则不在还受之限,可以世代相传,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以买卖。

——摘自詹子庆《中国古代史》

合作探究三:

材料一:民富者丁多,率为官为僧以免课役,而贫者丁多无所伏匿,故上户优而下户劳。吏因缘蚕食,旬输月送,不胜困弊,率皆逃徙为浮户,其土著百无四五。/至是,炎建议作两税法。先计州县每岁所应费用及上供之数而赋于人,量出以制入。户无主客,以现居为簿,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为行商者,在所州县税三十之一,使与居者均,无侥利。居人之税,

秋、夏两征之。其租庸调、杂徭悉省。——《资治通鉴》卷226

分析和租庸调制相比,两税法有何创新之处,影响是什么?

思维导图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0****712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