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助人自助慈善理念初探.docxVIP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

??

近代“助人自助”慈善理念初探

?

?

?

?

?

??

?

?

?

刘振

[摘要]“助人自助”是社会工作专业的价值理念,虽起源于西方但在中国古代慈善事业中亦有其萌芽。鸦片战争后,在我国内忧外患和西学东渐的背景下开启了“助人自助”慈善理念近代化的历程,随着“助人自助”理念下救助对象的扩大化和助人形式的多样化,“助人自助”的慈善理念在近代中国不断丰富和完善,最终做到了质的升华。

[关键词]助人自助;慈善理念;近代化

K251:A:1672-8653(2013)10-0012-03

中国近代慈善史已成为目前学界研究的重点领域,但多数研究集中在慈善机构的创办与运作上,对于近代慈善理念的研究相对薄弱。在近代慈善的理念研究中,多数学者的注意力又往往集中在西方慈善理念的引入(如教养兼施的慈善理念),而对于萌芽于中国传统慈善事业,受到近代欧风美雨的影响而产生的慈善理念的研究则少之又少。本文试以现代社会工作专业“助人自助”的价值理念为线索,梳理中国近代慈善理念的产生与发展。

“助人自助”是社会工作专业的价值理念包含两个层面的含义:一是助人,指帮助受助者使其改善目前的状况;第二是自助,指在帮助受助者的过程中要充分挖掘受助者的潜能,发掘受助者可利用的资源,改变不利于受助者发展的环境,从而使其增强自身解决问题的能力,以促进受助者自身的发展与进步。虽近代“助人自助”的理念起源于西方,但若追溯至古,中国慈善事业亦有其萌芽。至鸦片战争后“助人自助”的慈善理念在内忧外患和西学东渐的背景下逐渐繁盛起来,对近代中国的慈善事业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一、中国古代“助人自助”理念

“助人自助”的慈善理念,并不是绝对的“舶来品”,虽然繁盛于近代,但若要追溯其起源,中国古代亦不乏前例。据《晏子春秋》记载:“齐景公之时饥,晏子请为民发栗,公不许。当为路寝之台,晏子令使重其赁,远其兆,徐其日而不趣。三年,台成而民振,故上悦乎游,民足乎食。”这便是以工代赈的起源,虽然当时的“以工代赈”还只是停留在帮助受助者通过自身的劳动获得救助的层面上,并没有考虑到通过一定的工程建设改变受助者的生存环境,使其获得更加长远的自助发展,但从中已经隐约可以看出“助人自助”慈善理念的萌芽。

齐桓公时,管子曾向百姓提供借贷的救助思想,即以通过向百姓借贷食物、种子、土地实现百姓的自助生产,管子日:“民之无本,贷之圃疆”,亦日:“无食者予之陈,无种者贷之新,故无什倍之贾,无倍称之民。”这种通过向受助者借贷必要的生产要素帮助受助者恢复生产的救助方式,后世被称之为“农赈”,为历代加以继承并不断发展。可见,“农赈”为受助者创造了一定的生产条件,使受助者拥有了一定的生产能力,从而使受助者能够做到自力更生,这已明显带有“助人自助”的慈善理念。

宋代黄震改革慈幼之政时,做到了从长远考虑受助者日后的生计问题,并提出使其自立谋生的积极救济法,即使受助者学习一定的技艺,以便将来能够自养,据《黄氏日抄》记载:“今仰店铺有人欲收为使唤,或买卖有欲收为过买,及恐有宗族亲旧自欲收录,或民间欲收养为子,并仰经坊长求四邻保明申上,本司当并此儿一年合支钱米作一项给付收录之家,使之早有归着。各自习学道业,求长久活路。”这便是中国本土化的“教养兼施”的慈善理念,但早期的“教养兼施”只是停留在技能的培训,仅仅满足受助者求生之路的低层次要求,而且仅被少数慈善机构所接受。

虽然“助人自助”的思想在中国早有出现,但还只是停留在片面化和非系统化的初始阶段,随着近代中国社会结构的变迁以及西方思想的不断传人“助人自助”的慈善理念开始逐成长起来。

二、近代“助人自助”慈善理念的产生

鸦片战争的失败,使近代中国社会产生了剧烈的动荡,列强的不断入侵、社会结构的变迁加之天灾人祸不断,以致社会问题日益突出。有识之士开始意识到仅凭善心去从事慈善事业在数量上和水准上都不足以达到社会的要求;同时鸦片战争的失败也拉开了西学东渐的帷幕,西方慈善事业的引入在中国产生了良好的“示范效应”,这样,在中国社会内部要素和西方慈善事业“示范效应”的叠加下近代中国“助人自助”的慈善理念应运而生,开始了探索慈善事业科学化的进程。

咸丰十年(1860),太平军攻占苏州,冯桂芬避居至上海,使他得到了一段与西人接触和大量阅读了西方书籍的经历,对他的思想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在此期间冯桂芬所作的《校邠庐抗议》一书中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的器物。其中《收贫民议》一文介绍了西方教养贫民的办法:“荷兰国有养贫教贫二局,途有乞人,入官若绅辄收之,老幼残疾入养局廪之而已,少壮入教局,有严师,又绝有力量,其所能为而日与之程,不中程者,痛责之,中程而后已。国人子弟有不率者,辄日逐汝,汝且入教贫局,子弟辄慑,为之改行。”因以上方法的实施使

文档评论(0)

153****772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