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善左旗1947-1966年农业发展研究.docxVIP

阿拉善左旗1947-1966年农业发展研究.docx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

阿拉善左旗1947-1966年农业发展研究

?

?

李嘉麟谢咏梅

摘要:以阿拉善左旗而论,前人研究多集中在清朝、民国年间的政治、军事等方面,对于阿拉善左旗在1947-1966年中的社会经济变迁则少有涉及。这对阿拉善地区社会历史乃至内蒙古社会历史而言,无疑是学术上的遗憾,如研究时段的缺失、研究内容的不足。因此,对于这一时期的社会经济变迁,有必要进行科学的研究,使阿拉善地区的社会历史研究日臻完善。

关键词:阿拉善左旗;社会变迁;农业

:F327?:A?:1673-2596(2019)11-0051-05

一、阿拉善农业发展简述

阿拉善左旗位于今内蒙古自治区西部,黄河河套以西,东南隔贺兰山与宁夏回族自治区相望,西接额济纳旗,南邻甘肃省武威市、张掖市,北与蒙古国交界。{1}清康熙三十六年(公元1697年),清政府在阿拉善地区编佐设旗,建阿拉善和硕特额鲁特旗(Ala?譒a-yinqo?譒od?魻geledqo?譒iyu),(简称阿拉善旗),为直属于理藩院的特别旗,大致包括后来的阿拉善左旗和阿拉善右旗。

清朝以前,阿拉善旗存在零星的农业活动的痕迹,但阿拉善旗农业真正的发展还是在建旗(公元1697年)之后。历经200余年的发展,使阿拉善旗从单一的牧区转变成牧区、农区、半农半牧区交错发展的局面。以下是阿拉善农业发展的具体情况。

入清以来,阿拉善农业最早出现在定远营(今巴彦浩特)。关于定远营农业发端,有两种记载:一是随下嫁给阿拉善王的郡主格格的陪嫁人员,也称媵户。媵户中包括种田的庄头,名为满洲人,实多为河间府、保定府、徐水县、新城县一带的农民,为郡主种植蔬菜。二是在乾隆四年(公元1739年),经清政府恩准,磴口地区四坝乌拉河一带为阿拉善王爷府菜园地,供其妻娥掌公主食用。{2}据《绥远通志稿》记载:

“阿拉善王纳清公主,公主欲治菜园,即时招用汉农辟地数十顷。时黄山行北山下,诸分流自北而南,河流狭窄,只能驾小筏行于其中,即黄河亦然不能行船也。有平遥杨氏者,就黄河故道之乌拉河租地开渠,灌田三百余顷。”{3}

两种记载虽有出入,但反映了阿拉善农业是源于历代和阿拉善蒙古进行联姻的皇室宗女对农业的需求。这些移民将内地的农业技术引进到阿拉善,这是清代阿拉善农业的开端。

乾隆年间,渐有内地民人私自移居旗东北部磴口境内,沿黄河西岸挖渠引水,从事垦殖。乾隆四十五年(公元1780年)二月,阿拉善札萨克罗卜藏多尔济首次向清政府奏请招募内地民人前往阿旗开垦耕种。清政府批准了罗王请求,自此,阿拉善的农业发展大大加快。嘉庆、道光年间(1796-1850)是阿拉善地区农业发展较快的时期,农田面积不断扩大。嘉庆二十三年(公元1818年),全旗共有耕地约10万亩,道光十五年(公元1835年),仅阿拉善旗定远营,已有开垦的熟地1190顷(约合11850亩)。

义和团兴起后,当地人烧毁三盛公天主教堂,《辛丑条约》签订后,阿拉善旗承担5万两白银的赔款,其中1.3万两付现银,其余以阿拉善的三道河一带11处总面积90余公顷土地租给法国教堂,租期60年,实为强占。教堂招佃耕种,一直到民国三十五年(1946)才正式收归阿旗。综上,清朝末年,还因干旱少雨、人力种籽、肥料缺乏因素,阿旗耕地面积锐减。民国25年(1936)全旗耕地面积(不包括磴口等地)为10631亩,其中水浇地6489亩,民国36年(1947)全旗耕地面积发展为10921亩,但水浇地减为4346亩。

二、阿拉善左旗1947-1966年社会经济变迁

(一)农业变迁

据马成浩{4}调查,民国年间,阿拉善各巴格共有耕地4万余亩。另据旗政府估计,阿拉善旗荒地面积约有十五万亩:“据旗府调查估计,定远营、周家田、腰坝、长流水、紫泥湖等附近约有可耕荒地一万余亩,磴口、三盛公、渡口堂、补龙脑等一带约有十万余亩,四坝一带约有一万五千亩,其他各巴格内约有一万余亩,总计约有可耕荒地十五万亩。”{5}

新中国后,阿拉善左旗经过十余年的经济发展,至1963年农业已有较大发展:“入春夏以来,雨水比往年偏高,广大群众集体生产积极性空前高涨,并采取了各种积极措施,使我旗今年总播种面积在严重的秋旱情况下仍完成39215亩,为计划播种面积4万亩的98.04%。其中粮食播种面积完成34156亩,为计划31885亩的106.62%。而粮食作物中的小麦,播种面积完成12273亩,为计划11060亩的110%。经济作物完成1109亩,为计划1550亩的72.16%,其中油料作物完成1060亩为计划1240亩的86.41%。其他作物完成3950亩,为计划6565亩的60.17%,其中瓜菜完成3501亩,为计划3600亩的97.23%。{6}此外,据夏田实产和部份秋作物的估产,全旗粮食总量产量予(应为预)计可达到441.25万斤,完成计划总产88.25

文档评论(0)

134****435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