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塑对于城市记忆的塑造研究.docxVIP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

雕塑对于城市记忆的塑造研究

?

?

【摘要】雕塑建筑作为公共艺术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不仅承载着艺术家的个人情感,也是一座城市乃至一个国家的城市记忆。一座城市的历史作为记录人类有限生命里无限活动的载体,一直是人类对于过去生活探知的重要渠道,而公共艺术所留下的建筑、雕塑、壁画、景观以及之后发展起来的实用性设施,都是我们了解一座城市、一个国家最直接的方式。城市雕塑是放置于公共空间中的雕塑作品,它在高楼耸立、人流穿梭的现代城市中主要起到缓解因建筑物过度集中而引起的拥挤现象,有时也可以在空旷的广场上起到平衡的作用。

【关键词】公共艺术;城市雕塑;城市记忆;城市文化;国内雕塑

TU852A

一、城市雕塑的发展历程

(一)西方雕塑公园的兴起与发展

雕塑分类依据繁多,以建筑物作为参照物,根据其所属空间环境分为室内雕塑和室外雕塑,室外雕塑又称户外雕塑,城市雕塑可以看作是户外雕塑的一种类型。

在西方文化艺术中,雕塑艺术较为突出,将雕塑置于一定场所进行展示的现象最早出现于西方,多数的雕塑并不是陈列在博物馆内,而是置于人群聚集的公共场所,欧洲雕塑在世界雕塑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主要形式大致有雕塑公园、雕塑中心、雕塑画廊等。雕塑公园为公民的艺术欣赏服务,具有很强的社会文化公共职能,同时兼具游玩、休憩、观赏功能,是具有公共性质的城市雕塑中的一种,也是早期西方社会文化艺术专类公园。

(二)国内雕塑发展历程

国内城市雕塑兴起于1982年,在雕塑界前辈刘开渠等人的主持下,由王克举和程允贤起草的《关于在全国重点城市开展雕塑建设的建议》经中国美术家协会送周扬转呈中央,最终获得批准,震动全国雕塑界。由此,“城市雕塑”的概念在中国应运而生。

20世纪50年代以来,刘开渠、王朝闻等老一辈艺术家将西方现实主义艺术引入国内,开创了我国城市雕塑艺术的先河以及推动了中国城市雕塑艺术事业的发展,是我国城市雕塑的奠基人。

中国城市雕塑大致经历了三次高潮,第一次是位于北京天安门广场的人民英雄纪念碑,人民英雄纪念碑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个国家级公共艺术工程,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纪念碑。在创作过程中,汇集了梁思成、刘开渠等一大批当时中国最优秀的文史专家、建筑家、艺术家;第二次是新中国成立十周年之际在首都建造十大建筑的雕塑群系列;第三次高潮是全国城市雕塑规划组的成立。近代以来的城市雕塑发展迅速,有不少优秀的作品出现,但是仍然存在很多问题,需要改进探讨。

二、城市雕塑的功能性

(一)审美功能

审美功能是艺术品重要的特征,在美学家杜威的思想体系中,认为判定艺术品的重要依据是审美体验,它以物化的形式体现,诸如艺术的语言、形式、符号等。通过一系列的组合进行综合性的表达,在观赏过程中得到身心放松。公共艺术的审美体验作为一种特殊的表达方式,虽然由艺术家创作,但观赏者是公民,这样的公共艺术雕塑承载着双重的情感,它被置于公共场所当中,观赏者从当中感受艺术家给予作品的个人情感,从而衍生出属于自己的特殊情感感受。城市雕塑置于一定的公共场所,与周围建筑物、人居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城市雕塑的建造应当符合当地特色人文情怀,以及参考公民意愿,符合人居环境,可以与建筑相伴而生,也可单独存在。

著名艺术家阿尼什·卡普尔为芝加哥创作的公共艺术雕塑作品《云门》(如图1),设计者选用的造型近似于一粒豌豆荚,运用高密度的聚胺脂膜来设计包括内部组件以内的塑像结构,通过后期的打磨和抛光最终完成,游客经过“云门”时会在上面印出自己的影子,驻足大笑,“云门”成为了一个很受欢迎的公共艺术作品,并成为很多纪念品上的必备之物,塑像吸引了大量世界各地的旅游爱好者,它也成为卡普尔众多作品中最成功的一件。卡普尔最初的设想是云门象征着把天空和游客连接在一起,游客在观赏过程中感受到快乐与轻松,艺术家与观赏者的双重情感得到体现,这也是云门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

(二)公共艺术的文化精神功能

影响公共艺术审美体验的不仅仅是艺术的语言和形式,公共艺术雕塑被置于特定的场所当中,场所对于公共艺术雕塑也有着特殊的意义,诸如建于1985年8月15日的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位于南京市建邺区水西门大街418号,选址于南京大屠杀江东门集体屠杀遗址及遇难者丛葬地,国内著名雕塑家吴为山先生受邀为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所做的大型组雕《逃难》《家破人亡》(图2)印刻着南京城难以磨灭的悲痛记忆,距离这组雕像的創作已经过去了很多年,但是吴为山先生依然清楚地记得接到这份邀请是2005年12月15日——“南京大屠杀”公祭日的两天后,当时有很多人建议,要在纪念馆入口处表现尸横遍野、白骨成堆的惨象,吴为山先生在思考之后否决了这个提议,作为雕塑家,他认为雕塑始终是带着“温度”的,在世俗生活情感聚集的市区,这种感情应该得到过渡,更需要层次感,正是这种克制却不乏

文档评论(0)

177****577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