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亚文化视角下本土嘻哈文化的发展现状研究.docxVIP

青年亚文化视角下本土嘻哈文化的发展现状研究.docx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

青年亚文化视角下本土嘻哈文化的发展现状研究

?

?

李婷

摘要:本文以嘻哈文化在我国的兴起到面临被“封杀”的窘境为例,从青年亚文化视角下探索本土嘻哈文化发展现状,试探寻出现嘻哈狂欢与狂欢后“水土不服”的原因,并探讨青年亚文化在中国产生的文化意义与收编宿命。

关键词:“同构”;角色认同;新媒介;收编

:G222:A:1005-5312(2018)18-0118-02

一、青年亚文化生产的文化意义

(一)亚文化借用大众文化符号,建立与大众文化的“同构”关系

风格是亚文化的内核所在,是其文化特征的集中体现,是亚文化群体独立于其他文化群的个性标签,也是最具吸引力的符号。亚文化以其自身的独特风格与主文化相对存在,形形色色的亚文化之间也以各自不同的风格以示区别。

亚文化风格的建构并非无中生有、空穴来风,伯明翰学派通过借鉴符号学和结构主义,总结出亚文化群体通过对已知物的“拼贴”,寻求“同构”意义,进行“表意实践”,从而产生新的意味,形成集体认同,建构新的亚文化风格。而后与大众文化之间以协商的姿态进行自我表现,并在更广阔范围内完成“风格化的行动”。

换言之,亚文化風格的形成与推广,是无法完全依靠亚文化群体本身实现的,部分亚文化风格是从大众文化中借用或滋生出来的,亚文化群要始终与大众文化群建立联系,亚文化要以大众文化做参考比对,从中寻求自身的符号标签与存在价值,并利用大众文化的流行性与商品性,增强亚文化的讨论度,“从‘次‘亚‘边缘的位置出发,参与社会主流文化版图的重构”。

嘻哈文化起源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贫困的美国黑人街区,嘻哈文化包括打碟、说唱、街舞、涂鸦。其中嘻哈音乐融合了大量的黑人俚语,讲求用押韵的词句搭配调式明朗的伴奏讲述故事、表达态度。早期的黑人嘻哈乐,通过有力的节奏、直白的歌词,传达因遭受种族歧视、生活困苦,愤恨又渴望自由与光明未来的内心独白,这种对欲望的直白呐喊,唤醒了许多同样沉迷于失落境地无法自拔的人,由此也奠定了嘻哈音乐的抵抗性风格。

20世纪80年代,嘻哈音乐被留学青年传入我国台湾,并迅速吸引了一批对嘻哈音乐感兴趣的音乐人,涌现了热狗、宋岳庭、麻吉兄弟等优秀的嘻哈音乐人,嘻哈文化开始在我国扎根。而后以周杰伦、潘玮柏为代表的主流音乐人也开始在音乐作品中加入嘻哈元素,《双节棍》、《以父之名》、《乱舞春秋》、《壁虎漫步》、《快乐崇拜》……这些在年轻群体中广为传唱的歌曲,逐渐扩大了嘻哈亚文化在中国的受众人群与传播范围,在本土形成了一个较为包容、开放、甚至大受欢迎的生存环境。其中,以《乱舞春秋》为代表的中国风嘻哈歌曲,更是被看作开创ChineseHip-Hop的佳作,中国风嘻哈歌曲开始流行。

在《中国有嘻哈》节目中,川籍选手GAI以方言说唱的形式让大家耳目一新,《火锅底料》、《天干物燥》、《空城计》等作品,融入了中国方言、中国诗词、中国摇滚、中国戏曲元素,这些风格符号将嘻哈亚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建构起“同构”关系,加之本土观众在早前已经对嘻哈音乐具有一定熟悉度与接受程度,当面对《中国有嘻哈》的横空出世,观众自然表现出接纳态度。

(二)青年观众从亚文化中获得角色认同

青年亚文化是指“青年人通过风格化的和另类的符号对主导文化或支配文化进行挑战的附属性文化方式”,而青年人作为亚文化的主导人群,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亚文化的文化符号与发展走向。

青年人是每个时代最具创造力、反抗力与思辨力的人群,因为年龄的限制无法获得社会话语主导权,所以导致青年人对于自身社会角色的认知处于不断寻觅的焦虑状态,他们或许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但面对纷繁的社会熔炉,青年们却深知自己不想要什么。这就造成青年人在面对父辈文化时,会存在天生的世代意识和抵抗意识。青年亚文化的出现,就是青年人在表达自己的怀疑、不安、欲望和主张,“既创造和表达了父母文化的需要,又保持着和父辈文化的区别,是一个妥协的结果。

嘻哈文化诞生在纽约布朗克斯区,那里一年发生上万次火灾,人们收入微薄生活困苦,因为帮派争斗引发的社会秩序混乱时有发生,被报道为“被困出的城市”。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的布朗克斯青年们,决定在绝境中寻求希望,他们在娱乐室举办了世界上第一场嘻哈派对。从此,嘻哈文化救赎了这个濒临沦落的街区,使布朗科斯青年获得自由、创造希望。

四十年后的今天,嘻哈亚文化为更多青年人创造了可以直抒胸臆的机会。在《中国有嘻哈》的舞台上,年轻的选手们自由自在的诉说着为生计奔波的辛苦、对旧时光的怀念、想要过有钱生活的渴望、想比以前更有出息的决心……同龄的年轻观众,在表演中听到了自己的故事,感受到强烈的认同感。霍尔认为,“商业形象经常以这种方式起作用,它们唤起了青少年中如此有力量的元素,利用了青少年世界的自我封闭和内省的张力,夸大了和强调了一种感情”,这种“感情”满足了青年的“符号想象”,化解了青年人

文档评论(0)

186****034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