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南北朝及唐代的佛教刺绣.docx

  1. 1、本文档共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魏晋南北朝及唐代的佛教刺绣

魏晋南北朝,是一个“供暖教弥增”(佛教因造像众多,故也称之为“像教”)的时代。“领目蒲桃绣,腰中合欢绮”(南朝沈约诗),刺绣除了继续不断地发展和扩张日常生活中的衣饰、佩饰范围和层面外,也开始为宗教服务。佛教信徒为表示虔诚,便选择表示尊荣并耗时费工的刺绣,绘制佛像。谓为绣佛。如现存最早的北魏时期的《刺绣佛像供养人》残片,四女一男供养人,均穿胡服,身旁各绣名款。供养人的长衫上还乡有忍冬纹和卷草纹,显示了佛教外来文化与本土文文化在刺绣上的相互交融。该绣片儿除花边外,均为满地施乡。佛像乡法严整精工,不少乡像流存到英国、日本的博物馆中。

佛教传入中国之后,到了后汉末叶桓灵二帝的时代(147—189),记载才逐渐翔实,史料也逐渐丰富。其时,西域的佛教学者相继来到中国,如安世高、安玄从安息来,支娄迦谶、支曜从月氏来,竺佛朔从天竺来,康孟详从康居来。由此,译事渐盛,法事也渐兴。

传入我国的佛教文化,很快就与传统的汉文化相融合,渗透到各个领域。《后汉书·西域传》中叙述桓帝奉佛之后说,“百姓稍有奉佛者,后遂转盛”。于是,佛教文化渗入“女红”,为信奉佛教的刺绣艺人所接受,佛像人物、佛经也就成为了刺绣艺术的题材。一种具有佛教文化、体现为宗教服务的绣品,由此应运而生。

唐代以后,刺绣向精致化发展并有了重大转折,除继续作为衣着装饰实用品外,开始出现纯审美观赏性的艺术绣品,刺乡艺术更加精湛,其原因有:绣法上的推陈出新、齐针绣等绣法,并加以综合运用,针法多变,使绣纹日趋精美。唐绣还辅以金银、缀珠及和色技术,运用金银线盘绕图案轮廓。五代时建都于开封的后梁,有个叫张率的,写了一篇《乡赋》,描绘了当时刺绣发展的精湛工艺:“若夫观其缔缀,与其依放,龟龙为文,神仙成像。总五色而极思,借罗纨而发想”,并盛赞绣品艺术的高超:“具万物之有状,尽众化之为形,既锦华而稠彩,亦密照而疏明,若春隰之扬花,杂青松与芳权。”

书画入绣,形成观赏性的艺术绣。自晋唐以来文人士大夫嗜爱书法并及于绘画。刺绣深受绘画艺术影响,尤其是工笔花鸟画对刺绣的影响最大。文人们的积极参与,使刺绣与书画结合更加紧密,以至于形成了画师供稿,艺人刺绣,画绣结合的新趋势。唐代刺绣无论有无图案,皆满地施绣。

文档评论(0)

一笑倾洁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PPT课件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