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必修上册同步学与练(统编版)03《师说》(第一课时)(教师版).pdfVIP

高一语文必修上册同步学与练(统编版)03《师说》(第一课时)(教师版).pdf

  1. 1、本文档共3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10.2课师说(第一课时)

课程标准/素养目标学习目标重点难点

1、知识目标:掌握文中重要的文

言基础知识在诵读中落实本文的文言语法知识教学。

1.掌握文言文基础知识。

2、能力目标:以诵读培养语感,在诵读中渗透正字正音、辨词析句、层次

2.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提高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疏理、文意理解、语言鉴赏等多项文言基

3、德育目标:认识“学不可以已”础知识的学习。

的深刻道理。

1、韩愈(768—824),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省孟县)人,唐代著名的文字家,哲学家,古文运

动的倡导者。祖籍河北昌黎,自谓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死后

谥“文”,故又称“韩文公”,作品收录于《昌黎先生集》。宋代苏轼称他为“文起八代之衰”,这是对

他散文成就的最大肯定。明人列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其余七人为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

辙、王安石、曾巩。

2、“说”是一种议论文的文体,可以先叙后议,也可夹叙夹议。“说”与“论”相比要随便些,像《捕

蛇者说》、《马说》都属“说”一类文体。说”是古文中的一种文体,属议论文范围,一般为陈述自己对

某种事物的见解。如《马说》、《捕蛇者说》、《爱莲说》、《师说》等都属于这一种文体。《师说》选

自《昌黎先生集》。本文阐述的是作者对从师问题的看法。

与“论”相比较,“说”较偏重于说明(始自唐宋,明清时尤甚),而且往往带有杂文、杂感的性质;

同时,“说”的内容、写法和风格较为灵活多样,所以后世对于论说文中的“说”,又有所谓“杂说”的

称呼。

本文标题“师说”不是“说说老师”之意,“说”古义为陈述和解说,即“解说……的道理”之意。

“师说”的意思应为“解说关于‘从师’的道理”。

3、六艺,即六经,指《诗》、《书》、《礼》、《乐》、《易》、《春秋》。

4.“古文运动”

“古文运动”是唐代文学史上的一次文学革新运动。它是针对六朝以来泛滥的浮靡文风而发起的。韩

愈和柳宗元是这场运动的主将。

他们主张文章要像先秦两汉散文那样言之有物,要阐发孔孟之道;反对六朝以来单纯追求形式美而内

容贫乏的骈俪文章;主张语言要新颖,对那些“言之有物”的古文也要“师其意,不师其辞”“言贵创新,

词必己出”。

经过这次古文运动,终于把文体从六朝以来的浮艳的骈文中解放出来,奠定了唐代实用散文的基础。

译文

一、通假字

(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受”同“授”

(2)或师焉,或不焉。“不”同“否”

二、古今异义

(1)古之学者必有师古义:求学的人今义:指有专门学问的人。

(2)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古义:用来……的(方式、工具、依据等);

今义:表因果关系的连词。

(3)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古义:不一定今义:不需要。

(4)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古义:无论今义:没有。

(5)吾从而师之古义:两个词。跟随,而且今义:连词,表目的和结果。

(6)今之众人古义:一般人今义:许多的人。

(7)小学而大遗古义:小的方面学习

今义:对儿童、少年实施初等教育的学校。

三、词类活用

(1)君子不齿(名作动,值得一提)

(2)吾从而师之(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师)

(3)而耻学于师(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耻)

(4)孔子师郯子(名词意动用法,以……为师)

文档评论(0)

裁判员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汇集:高考、中考及小学各类真题、试题、教案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30013120000050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2年12月07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