芭蕉夜雨赋第八段赏析【清代】高景芳骈体文.pptVIP

芭蕉夜雨赋第八段赏析【清代】高景芳骈体文.ppt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雨意象的羁旅思乡情感意蕴可以追溯到《诗经》,如《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东山》:“我来自东,零雨其蒙。”隋唐之后,文人多有漫游、出仕、贬谪等经历,背井离乡之际,雨打芭蕉便成了羁旅思乡之情的发酵剂。羁旅愁思大致可以分为两个方面:其一,思乡。“客思雨中深”(陈与义《雨思》),客居他乡,在夜深人静,窗外淅淅沥沥的蕉雨激起的家园之思让人难以入眠,如杜牧《芭蕉》:“芭蕉为雨移,故向窗前种。怜渠点滴声,留的故乡梦。梦远莫归乡,觉来一翻动。”李清照经历了国破家亡,寄居江南,对羁旅之苦有着深刻的体验,“伤心枕上三更雨,点滴霖霪。点滴霖霪。愁损北人,不惯起来听”(《添字丑奴儿》),点点滴滴之声道尽了“北人”客居异乡的无限愁思。蕉雨之声还被用来形容这种愁思的程度,“空阶滴沥肠堪断,更向芭蕉叶上听”(宋张嵲《夜雨有作》),蕉雨比“空阶滴沥”之声让人更觉断肠。或用来表现愁思浓度,“人问孤舟多少恨,五更寒雨报芭蕉”(宋白玉蟾《泊头场刘家壁》)。其二,孤独。客居他乡,寂寞孤独之情最让人煎熬。“一夜不眠孤客耳,主人窗外有芭蕉”(杜牧《秋雨》),孤独的烦闷又无处排解,只能“关心多少事,一一付芭蕉”(宋俞徳邻《客中雨》),又或者“幽人听尽芭蕉雨,独与青灯话此心”(陆游《雨夜》),夜雨芭蕉,其境过清,让人更觉形影相吊。“芭蕉送雨颠风,最能挑人离索。”蕉雨哀婉凄迷的氛围常常触发闺阁幽怨之情。曹勋《夜坐吟》:“空阶夜滴秋宵雨,雨入芭蕉动窗户。佳人愁絶坐幽闺,良人万里勤征戍。”蕉雨惊梦,无法入睡,转而思念、伤感,成为诗词中写闺怨的常见模式,如明孙蕡《闺怨》:“夜雨偏伤独睡情,芭蕉点点助寒声。分明隔着窗儿纸,直向心头滴到明。”蕉雨悲凉之声激起内心的愁怨,雨泪同滴,一夜无眠。又如胡仲参《闺中词》:“听尽芭蕉雨,愁人夜不眠。凭谁将此意,为妾到郎边。”蕉雨之声则引起对“情郎”的无限思念。有时又是引发来去无端的闺怨情怀,如陆游妾《卜算子》:“只知眉上愁,不知愁来路。窗外有芭蕉,阵阵黄昏雨。”雨打芭蕉将不可言说的离情别绪形象再现,如万俟咏《长相思》“一声声,一更更。窗外芭蕉窗里灯,此时无限情。梦难成,恨难平。不道愁人不喜听,空阶滴到明。”声声、更更显示蕉雨之声的单调、重复,是“无限情”的物化,“空阶滴到明”既是“景语”,又是“情语”,正如吴乔在《围炉诗话》中说:“景物无自生,惟情所化。”又如:“正忆玉郎游荡去,无寻出。更闻帘外雨潇潇,滴芭蕉。”(顾夐《杨柳枝》)“今宵魂梦知何处。翠竹芭蕉,又下黄昏雨。”(李石《醉落魄》)皆是将无形相思和惆怅化作绵绵不尽的蕉雨之声。高景芳(1681―?),字远芬,汉军正红旗人,归张宗仁。《红雪轩稿》张宗仁序曰:“余年十九,即受知于今大司空武原陈夫子……越二年,就婚渤海……戊戌(1718年)秋,病初起,沦茗相对,忽以汇成之稿六卷示余。且谓余曰:‘二十年绣余病后之绪言,具在于是。’”由此上推,则其应于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成婚。景芳《七思》提到“承欢十八年”、“笄年归侯门”,可以推断她应是18岁出阁,生年为康熙二十年(1681年)。其诗文集刊刻于康熙五十八年(1719年),弟钦于同年所作序跋中均未提到其姊亡故,可知景芳的卒年应在此后。*班姬之辞御辇,陈后之处长门。境当岑寂,迹类飘零。中宵默坐,徹晓莺情。………………芭蕉的种植栽培可追溯到西汉时期,直到东晋,芭蕉才成为文学题材和意象,南北朝时期芭蕉在长江以南栽培已经较为普遍,出现一些描写芭蕉的诗篇,但只处于描摹物态的阶段。到了唐代栽培更盛,经常出现于寺庙及士大夫园林之中,芭蕉意象开始扩展和深化,除了芭蕉喻空,又出现雨打芭蕉、蕉叶题诗、未展芭蕉、雪里芭蕉等意象,人们对它的欣赏由单纯的物态美深入到精神层面的契合,诗文、画作中经常出现。宋代时芭蕉题材的诗作进入高峰期,芭蕉获得“比德”意义。元明清时期芭蕉题材的创作延续前期情况,随着南方经济文化的迅速发展,芭蕉在园林中更为普及,并进入俗文学领域,在戏曲、小说中大量出现。在《红楼梦》中,潇湘馆、怡红院、秋爽斋都种植了芭蕉。芭蕉夜雨赋第八段清代高景芳国学骈体文作品赏析作品赏析图片欣赏作者简介THANKYOU!*

文档评论(0)

阿里巴巴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