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65T 4814-2024干旱区矿山生态修复工程水、土、种子富集技术规范.docx

DB65T 4814-2024干旱区矿山生态修复工程水、土、种子富集技术规范.docx

  1. 1、本文档共3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ICS73.020

CCSD01

OB65

新疆

维吾尔自治区地方标准

DB65/T4814—2024

干旱区矿山生态修复工程水、土、种子富集技术规范

TechnicalSpecificationforEnrichmentofSoil,WaterandSeedsforMineEcologicalRestorationProjectsinAridRegions

2024-07-11发布2024-09-10实施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I

DB65/T4814—2024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国土综合整治中心提出。

本文件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自然资源厅归口并组织实施。

本文件起草单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国土综合整治中心、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自然资源部荒漠-绿洲生态监测与修复工程技术创新中心、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标准化研究院。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王明辉、徐海量、林涛、张鹏、苗志国、徐俏、胡小明、张玉昆、郝哲、赵建国、尼加提·肉孜、郑煜、金鑫、阿力米拉·阿力木、贾晗、阿曼妮萨·库尔班;

本文件实施应用中的疑问,请咨询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国土综合整治中心、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

对本文件的修改意见,请反馈至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自然资源厅(天山区金银路56号)、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国土综合整治中心(乌鲁木齐市中山路462号)、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乌鲁木齐市北京南路818号)、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乌鲁木齐市新华南路167号)。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自然资源厅联系电话:0991-2692924;传真:0991-260655;邮编:830002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国土综合整治中心联系电话:0991-2362113;传真:0991-2305000;邮编830002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联系电话:0991-7885307;传真:0991-7885320;邮编:830011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联系电话:0991-2300026;传真:0991-2305000;邮编:830002

DB65/T4814—2024

干旱区矿山生态修复工程水、土、种子富集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干旱区实施矿山生态修复工程时,采取水、土、种子局部富集技术的术语和定义、总则、基础调查、识别与诊断、水土种富集设计、组织实施、监测评估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干旱区矿区生态修复工程。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38360裸露坡面植被恢复技术规范GB51016非煤露天矿边坡工程技术规范

HJ651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技术规范

HJ1168全国生态状况调查评估技术规范TD/T1070.1矿山生态修复技术规范

DZ/T0223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编制规范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矿山生态修复工程mineEcologicalrestorationengineering

指依靠自然力量或通过人工措施干预,对因矿产资源开采活动造成的地质安全隐患、土地损毁和植被破坏等矿山生态问题进行修复,使矿山地质环境达到稳定、损毁土地得到复垦利用、生态系统功能得到恢复和改善。

[来源:TD/T1070.1-2022矿山生态修复技术规范]

3.2

水、土、种子富集soil,waterandseedsenrichment

土地平整后使用机械或者人工措施,通过挖设深度5cm~40cm的种植沟或鱼鳞坑,营造出起伏的微地形,使土壤、水分(包括积雪)和植物种子在微地形底部富集的技术措施。

3.3

地表粗糙度surfaceroughness

表示下垫面性质对大气运动影响的物理量。

3.4

边坡(裸露坡面)sideslope(Exposedslopesurface)

2

DB65/T4814—2024

指测量坡度大于15°且坡长大于5m,或地形起伏高差大于1.5m且坡长不大于5m的地形区为陡坡。坡度15°~5°且坡长5m,或地形起伏高差1.5m且坡长≤5m的地形区为缓坡

文档评论(0)

std36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