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商业银行模型风险管理实践及探索--第1页
商业银行模型风险管理实践及探索
当前数字经济已经成为我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数字经济的发展大势也
推动着商业银行紧跟时代步伐。加快推进数字化转型,依托人工智能、大数据等
先进技术强化数字化应用能力建设,以期在产品创设、市场营销、风险管理等方
面赢得先机。作为高级分析和大数据应用的产物,模型已深入应用于商业银行,
诸如资本计量、客户营销、智能投顾、信贷决策、风险管理等多个业务领域。随
着模型在银行日常经营决策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因使用模型所造成的潜在隐患
已逐渐成为商业银行需要面对的“第九大风险”,模型风险亟需进行有效管理。
本文简要分析了商业银行加强模型风险管理的必要性,结合中原银行在模型
风险管理领域的实践探索分析应如何加强模型风险管理,并结合现状浅谈未来中
小商业银行面临的模型风险管理挑战和思考。
一、商业银行模型风险管理的必要性
1.模型对商业银行开展普惠金融具有重要支撑作用
为切实贯彻落实国家大力发展普惠金融的决策部署,尤其在当前疫情严峻冲
击下,各商业银行纷纷借助互联网等先进技术,推进数字化普惠金融的快速发展,
以提升普惠金融的触达范围和服务效率。
从当前各商业银行开展数字化普惠金融的实践来看,一方面是利用大数据技
术,降低信息不对称程度,实现客户画像的精准化,提升金融服务能力;另一方
面是提升线上化风控能力,依托大数据模型、金融科技实现信贷产品全流程线上
化操作,大幅提升普惠金融的办理效率,以实现批量化获客。
不难看出,数据模型在推进普惠金融产品标准化、画像精准化、获客批量化、
服务便捷化等方面都具有极强的支撑作用。因此,加强模型全流程管理的重视,
实现模型风险的有效管控,对商业银行建立多元化普惠金融体系,丰富普惠金融
产品,拓宽普惠金融服务渠道,更好为小微企业、农民、老年人等特殊群体做好
金融服务具有重大意义。
2.模型风险具有高复杂性、危害性及系统性等特征
商业银行模型风险管理实践及探索--第1页
商业银行模型风险管理实践及探索--第2页
模型风险的来源主要存在两个方面:一是由模型自身缺陷,即在模型设计、
开发、部署或应用等环节中发生的自身错误造成的,比如数据样本不足或选择错
误、建模方法不当、变量挑选或衍生错误、设计与执行不一致等;二是由模型的
不当使用产生的风险,如在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场景使用了不合适的模型等。
模型是一个较为复杂的“系统”,特别是随着计算机算力提升、模型算法发展
和可用数据的爆炸式增长,模型的“黑盒”性质愈发明显,一旦模型应用产生风险,
我们很难快速、准确定位风险产生的来源,也就无法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这给
模型风险的管理带来极大的挑战。
此外,模型逐步替代人工进行真实业务决策,随着业务自动化程度愈高、对
模型的依赖程度愈深,如不对模型的决策范围进行有效管理,则一旦发生风险往
往造成重大损失。1998年长期资本对冲基金大败局事件、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
2012年摩根大通伦敦鲸事件以及国内2013年光大证券乌龙指事件等,不仅给模
型相关方造成了重大经济和声誉损失,还产生了严重的不良社会影响,这些都充
分体现了模型风险高发与高危并存的“双高”特质。
特别的,模型系统性风险也需要引起足够关注。随着同一领域中模型数据、
算法、标准,甚至能力输出机构的相对集中或表现出同质性,个体模型的风险往
往会演化成群体性的系统性风险。如当所有投资人均将SP评级作为投资依据,
则SP评级的失准将会影响整个资本行业,导致全体投资人利益受损。
3.模型风险的有效管理有助于孵化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