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4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口腔科感染防止与控制

;

重要内容

★口腔科感染控制工作意义

★口腔门诊感染控制工作要点

★口腔技工室感染控制措施

★口腔放射室感染控制

;医院感染

内源性感染

外源性感染--交叉感染:可通过加强消毒、灭菌、隔离等措施而有效地防止与控制

;口腔科诊断特点

侵入性操作多

操作多在有菌的口腔环境内进行

患者血源性病原体感染状况不明

口腔器械复杂精细、不易消毒灭菌;口腔诊断中的感染传播途径

接触传播:

??直接接触:口内诊断中直接接触损伤部位、感染的体液(血液、唾液等)或组织碎屑

??间接接触:通过污染消毒灭菌不严格的器械、设备或物品??眼结膜、鼻黏膜或口腔黏膜接触水滴(droplets)或喷溅(spatter)

吸入接触:由于高速手机、超声洁牙机等的使用而产生气溶胶(aerosols),通过吸入感染性的气溶胶而感染

;感染控制目的—切断传播链

我国口腔感控发展

20世纪90年代开始注意口腔诊断中的感染控制工作,

90年代末开始推行牙科手机一人一用一灭菌

卫生部颁布的《消毒技术规范》中增长了一节

口腔科感染控制基本内容

卫生部制定并向全国公布了《医疗机构口腔诊

疗器械消毒技术操作规范》

《口腔诊断器械消毒灭菌技术规范》?

第四军医大口腔医院;医疗服务理念

★无痛治疗

★无交叉感染

★无近远期碍害

;口腔科感染控制要点

严格消毒灭菌

实行原则防止

重视职业防护

进行表面消毒

合适水路处理

控制喷溅污染

对的处理废物

;一、严格消毒灭菌

;※消毒灭菌规定:

口腔诊断器械应到达“一人一用一消毒或灭菌”

高度危险口腔诊断器械使用前应到达灭菌水平

中度危险口腔诊断器械使用前应到达灭菌水平或高水平消毒

低度危险口腔诊断器械使用前应到达中水平或低水平消毒

;口腔器材分类:

高度危险口腔器械:进入人体无菌组织、器官、脉管系统,或有无菌体液从中流过的物品或接触破损皮肤、破损黏膜的物品。

中度危险口腔器械:与完整黏膜相接触,而不进入人体无菌组织、器官和血流,也不接触破损皮肤、破损黏膜的物品。

低度危险口腔器械:与完整皮肤接触而不与黏膜接触的器材,不接触患者口腔或间接接触患者口腔。;消毒灭菌室区域功能划分:

器械回收区:分类、初步清洗

器械清洗区:初洗、精洗、消毒

器械保养区:检查、注油、维护

器械包装区;选择合适的包装

灭菌区:选择合适的灭菌方式

储存区:分类放置灭菌后物品

;器械处理-回收:

1、尽量减少暴露;

2、运用带盖容器转运。

;器械处理-清洁:

1、戴橡胶手套

??2、戴帽子、口罩

??3、穿鞋套

??4、必要时戴防护眼罩??

5、灭菌处理前清除器械上

6、所有可见污渍及血迹

??7、机械清洗优于手工清洗

??8、如必须手工清洗,则必须使用PPE

??9、牙科手机不适宜超声清洗

;器械处理-包装:

1、灭菌前检查清洗效果

??2、进行合适包装

3、硬质容器

4、一次性纸塑包装

;器械处理-高压灭菌监测

??

每锅进行物理监测:时间温度压力

??灭菌参数:121°C,30分钟;132°C,4分钟;

器械处理-高压灭菌监测

??每包放置包内指示卡

??如看不到包内指示卡,使用包外指示条

??灭菌后及使用前检查指示卡

如指示卡未对的变色,不得使用;

器械处理-高压灭菌监测??

??每月进行一次生物监测,每个灭菌周期运行均因形成文献记录,文献记录应保留3年。

??灭菌效果金原则:生物监测

??;器械处理-灭菌后储存

??

每包注明灭菌日期及失效期,在有效期内使用;

牙科手机清洗注意事项:

1、电源马达不应使用机械清洗机清洗;

2、手机清洗后内部管路因进行充足干燥;

3、手机不适宜选用超声波清洗;

4、手机不适宜与其他口腔器械同步清洗。

;

二、实行原则防止

;

??原则防止:认定的血患者液、除外汗液的所有体液、分泌物、排泄物(无论与否具有血液)、破损皮肤、黏膜均具有传染性,接触这些物质时,必须采用必要的防护措施。目的在于最大程度地减少医务人员与病人之间、病人与病人之间微生物传播的危险性。

原则防止措施合用于所有病人,认定所有病人具有潜在感染性

;原则防止措施

个人防护:使用个人保护装置(手套,口罩,隔离衣)

环境清洁与消毒

呼吸卫生、咳

文档评论(0)

159****174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