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石灰吟课堂实录
教学目标:
1.理解诗句的意思。了解石灰的特点。
2.联系作者生平,了解诗句托物言志的特点,体会作者”要留清白
在人间’志向。
3.有感情地朗诵并背诵古诗。
教学重点:
了解诗句托物言志的特点。
教学难点:
1、联系作者生平,体会作者的志向。
2、理解”清白’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直接导入新课
1、这节课,让我们一起学习一首古诗石灰吟。(师生共同板书课题,
强调”吟’的写法)
2、你知道什么是石灰吗?
3、理解”吟’。(“吟’是诗歌的一种形式)就像我们以前学过的《游
子吟》。
4、请同学们把诗句读一读吧!
二、初读古诗,读出节奏
【第1页共20页】
1、自由朗读古诗。
2、这首诗难读吗?指名朗读古诗。
3、指导读出节奏。
三、再读古诗,整体感知诗意。
1、你能读懂这首诗的意思吗?
2、指名回答。
四、感知石灰品质。
1、读了这么多遍,你觉得”吟’在这里还可以怎么理解?(颂、赞等
等)
2、你是从哪读出来的呢?
3、让我们一起看一看石灰这不同寻常的经历吧。(图片出示石灰的
制作过程。)(师作讲解加深学生对古诗的理解)
千锤万击出深山(千和万红色强调锤和击红色强调)
(1)从这千和万你能感受到什么?锤:敲打。击:撞击。千、万:指
撞击的次数多,虚指,不是实指一千一万,是夸张的手法。
(2)这一次又一次的锤子和凿子可是重重地砸在、狠狠地敲在石灰石
的身上的啊,再读。
(3)让我们一笔一划地再写一写”锤’和”击’,再一次地感受石灰
石所受的磨难吧!(指导书写”锤’和”击’)
过渡:石灰石所受的磨难仅仅是千锤万击吗?(引出烈火焚烧)
【第2页共20页】
烈火焚烧若等闲
(1)石灰石烧制的火焰温度可是1500度啊!指导生再读。
(2)理解”若等闲’。(结合长征中的诗句)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
泥丸。
(3)看到这个词语,你能想到哪些词语?(从容不迫、泰然自若等等)
(4)师生配合读这一句。
过渡:这千锤万击,烈火焚烧,即使粉骨碎身,石灰畏惧了吗?引读
最后两句。
(5)让我们也用一句诗来赞美石灰。(坚强不屈为清白、从容不迫为
清白等等)
4、配乐读全诗。
五、初识”托物言志’,理解”清白’。
1、投影”只留清白在人间’。
2、出示资料,生默读,看看你有没有更深的理解。
3、生汇报。(生谈哪一句就带着理解读哪一句)
4、小结:是的,千锤万击、烈火焚烧、粉骨碎身的是石灰,将人生
中千万次考验视若等闲,决意把清白留在人间的,却是诗人于谦。虽然
他没有直接写出自己的志向,可我们在诗读了出来,这样的表达方法叫
做:托物言志。托物言志就是通过对物品的描写和叙述,表现自己的志
【第3页共20页】
向和意愿。托物言志是古典诗词中常见的一种表现手法。所谓托物言志,
也称寄意于物,是指诗人运用象征或起兴等手法,通过描摹客观上事物
的某一个方面的特征来表达作者情感或揭示作品的主旨。【设计意图:
与其直接告诉学生作者是想借助这首诗来表达自己清白的志向,不如让
学生通过于谦的生平资料自己通过阅读去发现于谦的人生经历和石灰有
着相似之处,进而了解这种托物言志的写法。】
五、入境诵读
这一天,北京乌云压城,闷雷滚动。城中的老百姓扶老携幼,来为
于谦送行。(指名读书最好的一生读)刑场上,于谦又想到了他年轻时的
那首石灰吟,于是轻轻吟道
“粉骨碎身全部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此刻,于谦很坦然。他已
经无愧于自己,无愧于百姓,无愧于国家,无愧于天地,死亦何惧?他再
一次大声地吟诵着(指名一个大组读)
听到于谦的吟诵,全城的老百姓也大声吟诵着(指名两个大组读)
于谦走了,全城的老百姓铿锵有力地吟诵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