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2024届高三下学期高考模拟测试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山东省2024届高三下学期高考模拟测试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1.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级中学名校试卷

PAGE

PAGE1

山东省2024届高三下学期高考模拟测试历史试题

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如图为距今约4000年左右的山西陶寺城遗址平面图。它反映出()

A.多元一体文明的形成 B.阶级分化开始出现

C.国家初始形态的具备 D.手工业技艺已经成熟

〖答案〗C

〖解析〗

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距今约4000年(中国)。根据材料“山西陶寺城遗址平面图”、“宫殿建筑区、下层贵族、普通居民区”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陶寺遗址有着宫殿、贵族区、居民区,产生了国家机构,已经出现了国家的初步形态,C项正确;材料只提及了陶寺文明,未涉及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特征,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材料不能说明阶级分化就是从这时开始的,排除B项;陶寺遗址有着手工业作坊区,只能说明当时有手工业,无法得知手工业技艺是否成熟,排除D项。故选C项。

2.西汉中期,胡毋生、董仲舒等人强调《春秋》提出的“尊王攘夷”观点,挖掘其中的大一统之意,宣扬更化、新王必改制的理论。他们意在()

A.扩大先秦儒学的影响 B.构建适应时代发展的学术思想

C.推动社会的发展变革 D.形成研究儒家经典的社会氛围

〖答案〗B

〖解析〗

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西汉中期(中国)。根据材料“挖掘其中的大一统之意,宣扬更化、新王必改制的理论”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汉中期,大一统趋势加强,董仲舒等人强调“尊王攘夷”观点,宣扬大一统,宣扬更化制度、新王必改制的理论,目的在于构建适应时代发展的学术思想,B项正确;A项是董仲舒做法的影响,而不是其目的,排除A项;这一时期,大一统趋势加强,为适应时代变化,董仲舒宣扬大一统思想,与推动社会变革无关,排除C项;D项与材料主旨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

3.下表为秦汉制度对照表。据表可知,这些时期()

皇帝制度

创立皇帝制度,定种种专用称谓、名号,出现文书避讳制度,皇帝独尊,居于至高无上地位。

沿用不废

中央官制

三公九卿制

名称、职司略有改变

玺印制度

以和氏璧制成御玺,方四寸,交五龙,李斯书篆:“受命于天,既寿永昌。

秦亡入汉,曰传国玺

军功爵制

沿用商鞅变法确定二十等爵制

沿用不废,爵号有所变更

郡县制

秦并天下,废分封,设36郡,约1000个县,郡置“一监一守一尉,县万户以上为令、不及万户为长。”

郡县如秦制,另有封国制与之并行,郡国增至103个,县1587个

A.中枢机构行政效率提高 B.中央强化对地方的管理

C.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 D.政治制度继承中发展

〖答案〗D

〖解析〗

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秦汉(中国)。根据材料可知,汉朝继承和发展了秦朝的“皇帝制度”“中央官制”“玺印制度”“军功爵制”“郡县制”等政治制度,体现了政治制度在继承中发展,D项正确;材料仅体现了政治制度在继承中发展,未体现中枢机构行政效率提高,排除A项;郡县制的实行,使中央强化对地方的管理,但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B项;秦朝推行郡县制,标志着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C项。故选D项。

4.根据《松江府志》记载:“(明朝中后期)乡村纺织,尤尚精致,农暇之时,所出布匹,日以万计。”这反映了此时松江地区

A.家庭纺织业的商品化 B.小农经济的逐渐解体

C.雇佣关系的普遍出现 D.纺织技术的重大改进

〖答案〗A

〖解析〗

“乡村纺织,尤尚精敏,农暇之时,所出布匹,日以万计”,这反映了明朝松江地区家庭纺织业的商品化,故A正确;材料不能说明小农经济逐渐解体,故B错误;材料没有雇佣关系的信息,故C错误;材料也没有纺织技术的信息,故D错误。

5.洋务运动的代表人物李鸿章称自己是“裱糊匠”,终其一生的努力也挽救不了清政府的危局。但是也有学者认为,洋务运动大体完成了“最初启动”中国现代化的使命,尽管这一使命是在不知不觉之中,甚至是以搬起石头砸自己脚的方式完成的。这些学者的观点主要是基于洋务派()

A.创办了新式学堂 B.诱导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C.提出了中体西用 D.创建了近代化海军和军事工业

〖答案〗B

〖解析〗

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时空是近代中国。根据材料可知,洋务运动对西方先进技术的引进,促进了中国工业的近代化,但是这也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资本主义因素的发展壮大为推翻封建专制统治奠定了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牧童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