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扫描技术.ppt

  1. 1、本文档共5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在上下段颈椎椎体角度差异较大的情况下,可考虑分段扫描。第31页,共55页,星期六,2024年,5月若有针对性的观察椎间盘,可采用3mm层厚,3mm层间距,机架角度随所观察间盘所在椎间隙的角度来定。为保证图像质量,应适当增加毫安,即保证足够的X线剂量,但长期高剂量扫描,对球管不利,故应尽量避免。第32页,共55页,星期六,2024年,5月2、?胸椎体位:标准体位,头先进,双臂上举抱头。体表定位:上中段胸椎以第5胸椎为中心。下段胸椎以第10胸椎为中心。扫描参数:扫描野:14~20cm。距阵:512X512层厚:5、10mm层间距:5、10mm电压:130kV电流:70mA第33页,共55页,星期六,2024年,5月胸椎CT扫描与颈椎扫描类似,针对椎体,可采用10mm层厚、层间距,机架角度与大多数椎体横断面平行。针对间盘可采用3mm层厚,层间距,机架角度由所扫间盘所在椎间隙确定。第34页,共55页,星期六,2024年,5月3、腰椎体位:标准体位,头先进,臀下垫三角形软垫,以便使各腰椎椎体尽量保持与床面平行,双上臂上举抱头。体表定位:以第3腰椎为中心。扫描参数:扫描野:16~20cm。距阵:512X512层厚:5、10mm层间距:5、10mm电压:130kV电流:70mA第35页,共55页,星期六,2024年,5月腰椎扫描的层厚层距以及机架角度与颈胸椎扫描类似。值得注意的是,由于腰椎生理曲度相对较大,且该曲度又有因人而异的特异性,因此,双下肢的弯曲程度适当与否将直接影响扫描效果,尤其在扫间盘时。实际工作中可采取先按常规摆位,进行定位扫描,根据定位扫描图像显示,必要时作适当体位调整后,在行定位扫描,进而确定轴位扫描计划。

第36页,共55页,星期六,2024年,5月第37页,共55页,星期六,2024年,5月第38页,共55页,星期六,2024年,5月4、骶尾椎体位:标准体位,头先进,双上臂上举抱头。体表定位:髂前上棘连线中点下2cm。扫描参数:扫描野:18~22cm。距阵:512X512层厚:10mm层间距:10mm电压:130kV电流:70mA第39页,共55页,星期六,2024年,5月骶尾椎扫描多以扫椎体为主,可观察骶髂关节,通常采用正位定位扫描。第40页,共55页,星期六,2024年,5月(四)CT脊髓造影(computedmyelography,CTM)CT脊髓造影是把水溶性非离子型造影剂注入蛛网膜下腔,再行CT扫描的方法。用于观察椎管内的详细解剖结构、检查脊髓病变。造影剂可采用优维显、欧乃派克,其用量为5~10mL,浓度常用170~240mg/mL,浓度不宜高,以免影响观察效果。也可常规X线脊髓造影后,间隔一定时间(1~2小时),待部分造影剂被吸收后再作CT扫描。根据病情需要,如怀疑脊髓空洞者,可行延迟扫描。第41页,共55页,星期六,2024年,5月五、脊柱CT扫描的图像显示技术

第42页,共55页,星期六,2024年,5月(一)适当的显示窗值条件

适当的显示窗值条件是清晰显示椎体、间盘及椎旁组织,诸如:肌肉、脂肪、血管、韧带等的重要前提。常规脊柱扫描显示窗值条件为:软组织窗;窗宽/窗位200~350/35~45骨窗:窗宽/窗位800~2000/400~500第43页,共55页,星期六,2024年,5月(二)测量技术

1、CT值测量

脊柱扫描中,CT值测量对诸多椎体病变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有一定参考价值。椎旁组织的CT值改变对脊柱病变诊断也有一定帮助。脊柱扫描中常见正常组织CT值列表如下:第44页,共55页,星期六,2024年,5月脊柱正常组织CT表组织名称肌肉脊髓椎间盘骨CT值范围50~6010~3060~120500~1200第45页,共55页,星期六,2024年,5月1、大小测量

脊柱扫描中大小的测量尤为重要,如椎间盘突出,椎管狭窄的诊断。正常脊髓,椎管径值列表如下:

第46页,共55页,星期六,2024年,5月正常颈髓测量值:

水平前后径均值面积(mm2)前后径/横径C2—38850.62C4—57870.52C6—77840.54C7—T1

文档评论(0)

xiaoshun202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