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城镇化进程及其影响课件高中地理湘教版(2019)必修二.pptx

2.3城镇化进程及其影响课件高中地理湘教版(2019)必修二.ppt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4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Urbanizationprocessanditsinfluence第二章城镇和乡村

01城镇化

1.城镇人口达到一定规模,主要从事非农业产业活动的居民聚居地。现代化经济的地域载体,也是现代化生活方式的载体.

乡村人口转变为城市人口乡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人口和产业活动在空间上的集聚,乡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的过程1.城镇化概念

1987年,上海人“宁要浦西一张床,不要浦东一间房”,近些年,陆家嘴房价均价飙到了每平米8万元左右,有些地段甚至每平米20万元。思考:从材料和图中,你能看出哪些变化?一、城镇化1911年用地1949年用地1990年用地54万538万1324万

2.城镇化的表现0102030405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持续上升(衡量城镇化水平的重要指标)建设用地规模不断扩大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文化、价值观念等随之发生显著变化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第三产业逐渐转移乡村景观逐渐转化为城市景观

1987年2013年观察图中上海陆家嘴的变化,思考城镇化的主要动力是什么?3.城镇化的动力机制

①人口增长快,对土地压力大②收入低,社会服务短缺③受自然灾害影响大①就业机会多②社会福利保障程度高③文化设施齐全④交通便捷拉力推力

城镇化经济发展是城镇化的主要动力。一般来说,经济越发达,城镇化水平就越高,反之就越低。随着农业劳动生产率的不断提高,农村劳动力明显过剩,农业人口向城镇大量转移。进城务工人员从事加工制造、建筑、服务等行业,成为城镇劳动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经济发展动力动力机制

城镇化城镇发展与工业化进程的关系尤为密切。在大多数城镇,工业是城镇经济的主要支柱,能够安排大量劳动力就业,并为服务业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工业化与城镇化相互促进,相互影响。工业发展促进促进

城镇化城镇的兴起又与第三产业的发展密切相关。经济繁荣的城镇,服务业相对发达。城镇化也会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第三产业促进促进

02城镇化的地域差异

在城镇化的不同发展阶段,其主导驱动力有所不同。在城镇化刚起步阶段,农业生产为工业提供了原材料,为城镇发展提供市场,所以农业经济的发展是城镇化最基本的动力。查阅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城镇化的相关资料,分析改革开放以来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城镇化影响因素的异同。相同点:都受到了改革开放政策的推动不同点:珠江三角洲:侨乡投资带动经济发展,毗邻港澳,与港澳经济互动,承接港澳的产业转移;长江三角洲:长三角城市间的协调合作,承接日本等发达国家的产业转移。

全球性城市化发生在工业革命后城镇起源于早期的农业文明地区。在工业革命之前,世界上的城镇发展极为缓慢。工业革命以后,尤其是进入20世纪以来,世界城镇化进程明显加快,城镇人口比重迅速攀升。

城市群→大都市带城市的进一步发展壮大,形成了规模宏大的大都市带。比如美国东北部大西洋沿岸大都市带、欧洲西北部大都市带、英格兰大都市带、日本太平洋沿岸大都市带、北美五大湖沿岸大都市带、我国长江三角洲大都市带。这些大都市带具备雄厚的综合实力和强大的辐射功能,成为具有全球影响的经济中枢。

城镇化水平较低,发展较慢人口向城镇迅速聚集,城镇化推进很快。随着人口和产业向城镇集中,城区出现了劳动力过剩、交通拥挤、住房紧张、环境恶化等问题。汽车普及后,许多人和企业开始迁往郊区城镇化水平比较高,城镇人口比例的增长趋缓甚至停滞。在有些地区,城镇化地域不断向农村推进,一些大城市的人口和产业迁往离城市更远的农村和小村镇,使大城市人口减少世界城镇化进程时间差异

起步早,水平高,速度减缓起步晚,水平低,速度加快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镇化差异

1.起步早,水平高城镇化伴随工业化进行。目前,发达国家的城镇化水平大多在75%以上,有些国家甚至高达90%。主要特征是:人口高度集中,大中小城市密集分布,加工制造业、交通运输业和信息产业相对发达。其更注重营造高质量的人居环境,城镇绿化率保持在比较高的水平,城镇历史文化保护也得到普遍的重视。(一)发达国家的城镇化

高质量的人居环境,城镇绿化率较高。

城镇历史文化得到很好保护

2.逆城市化时间: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发生空间:西欧、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含义:与城市化过程相反的人口流动现象表现:城市人口向乡村和小城镇回流;大城市中心区萎缩;中小城镇发展迅速,乡村人口数量增多。原因:①人口密集,环境恶化,生活质量下降②小城镇或乡村基础设施完善③交通便捷,城乡联系密切

高城镇化率瑞士乡村聚落景观R-settlementlandscapewithhighU-rateinSwitzerland…………城镇化URBANIZATION

郊区化与逆城市化异同由于城市问题的产生而

文档评论(0)

中小学帮手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专注于中小学教学,教案PPT课件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