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4.4《物质的比热》说课课件-(共13张).ppt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4.4《物质的比热》说课课件-(共13张).ppt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4节物质的比热;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物质的比热?是浙教版科学新教材七年级下第四章第4节的内容。共2个课时,今天我说的是第1课时的内容。本节是学生在前面学习了并掌握了温度、质量、密度等物理量之后,又继续学习的物理量——热量。虽然学生平时经常接触热的概念,但生活中热的概念具有多义性,本课通过实验帮助学生正确建立热量的概念,并探究物体吸收或放出热量的多少跟物体的质量、温度变化量和物质种类有关。由于比热概念比较抽象,对七年学生来说本课只要求掌握用比热〔容〕去描述相同质量的不同物质,升高或降低相同的温度时吸收或放出的热量不同的这种性质,为八九年级学习沿海和内陆地区气候差异、比热的严格定义以及含有比热的热量计算公式等知识做好准备。

2、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程的要求和学生的认知水平,制定的学习目标:

⑴知识与技能:

①了解热量的概念和单位,知道物体吸热或放出热量对温度的影响。

②通过实验,知道物体吸收或放出热量的多少跟物体的质量、温度变化量和物质种类有关。

③初步了解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升高或降低相同的温度时吸收或放出热量不同,知道物质的这种性质用比热表示。

⑵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评价及解释与合作交流的能力。

⑶情感与态度:培养学生敢于实践的科学精神,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实事求是的科学作风。;3、教学重难点

⑴教学重点:

教学目标中要求学生知道物体吸收或放出热量的多少除了跟物体的质量、温度变化量有关外,还跟物质有关,所以本课的重点为①热量的概念;②物体吸收或放出热量的多少跟物体的质量、温度变化量和物质种类有关。

⑵教学难点:

本课中只是提出比热这个概念,使学生初步了解:相同质量的不同物质,升高或降低相同的温度时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并不相同,但对七年级学生来说已是非常抽象,所以本课的难点为探究物体吸收或放出热量的多少跟物质种类之间的关系,用比热〔容〕去描述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升高或降低相同的温度时吸收或放出的热量不同的这种性质。

二、教法与学法

1、说教法:“问题---发??法〞和“自主、合作、探究〞法。

2、说学法:实验探究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提问:请大家结合你的生活经验,让这杯热水快速冷却,谈谈你的做法。;【对照实验】学生演示,取两个烧杯,加入等质量的热水,分别测出它们的初温,将其中一杯热水多次倒入其他烧杯后,再测出它们的末温,比较温度变化。

〔强调温度计的正确使用〕

过渡提问:这杯多次倒入其他烧杯的热水温度快速下降了,那么它的热都去哪里了?;〔二〕寻根探源实验释疑——构建热量的概念

【学生分组实验】小烧杯装着40克热水,大烧杯装着100克冷水。

1.先测出热水和冷水的温度,将数据记录在任务单中。

2.将小烧杯放到大烧杯内,同时将温度计放入两个烧杯中测量水温,开始计时。3分钟后,分别测出两个烧杯中的水温,记录数据。

3.6分钟后,再次测出两个烧杯中的温度。;【因势利导1】这几组实验数据虽然不同,但是我们还是能找出普遍的规律——热水降温,冷水升温,最终冷水和热水的温度相等为止。

过渡追问:引起水温变化的原因是什么呢?

针对这个问题,为使问题的指向性更明确,本实验中设置了这么两个问题:

问题1:两杯水之间有没有热的传递,从哪里看出来?

问题2:在热传递中哪杯水放热,哪杯水吸热,为什么?

【因势利导2】实验说明:温度不同的两个物体之间发生热传递时,热会从温度高的物体传向温度低的物体,高温物体放热,温度降低;低温物体吸热,温度升高。

提问释疑:知道了热传递,再来解释为什么热水多次倒入其他烧杯中温度快速下降了?

设计意图:虽然学生平时经常接触热的概念,但生活中热的概念具有多义性,而在科学上,热量概念那么具有特定的含义,通过学生分组实验学生自主构建热量概念,重点突出、深刻,更表达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在认知活动中探求得到的科学规律对学生来说是极其可贵的。;【因势利导3】在科学中我们把物体吸收或放出热的多少叫做热量。用符号Q表示。

热量的单位为焦耳,简称焦,符号为J。焦耳是一个比较小的热量单位,更大的热量单位是千焦,符号为kJ。

补充:焦耳的自学成才生平,对学生进行激励情感教育。

读图:

;〔三〕情景交融再激疑问——热量的影响因素完整热量概念

探究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跟什么有关?

生活中的经验1:将等质量的甲乙两杯水,分别加热到50℃和100℃,哪杯水吸收的热量较多?说说你的理由。

生活中的经验2:将甲乙两杯水升高相同的温度,哪杯水需要吸收的热量要多?说说你的理由。;为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和严谨的科学素养,本讨论中设计这么3个问题:

问题1:同学们能描述下物质吸收热量的多少与温度升高多少的具体关系吗?

问题2:我们在描述结论的时候要科学严谨一些,如前提是在什么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来分析下这个事例中哪些是相同的?

问题3

文档评论(0)

胖叔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好文档大家享受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