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四川省成都市蓉城名校联盟2024届高三下学期
第二次联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四川省成都市蓉城名校联盟2024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联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阅读精品2024-03-2517:11山东
四川省成都市蓉城名校联盟2024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联考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中国古代既有“诗能穷人”之说,又有“诗能达人”之说;既有“穷而后工”之说,也有“达而后工”之说。但是前者成为流行的说法,而后者则少为人所接受。这是中国文学批评史上一个奇特的现象,我把它称之为“诗人薄命化”倾向。
重视诗赋等文学创作是中国古代的社会风尚,“雅好文章”和提拔文章之士是君主的雅趣。《汉书》中记载西汉枚乘、司马相如都因善赋而见用,《后汉书》也记载东汉班固因《两都赋》名闻天下。隋代李谔上书隋高祖明确指出,诗歌已经成为“朝廷据兹擢士”的“禄利之路”。自从唐代实施科举制度,诗歌便成为下层士子改变命运的途径,真正成为对所有读书人开放的“禄利之路”。在中国古代,诗歌是当时社会交往的重要工具,能诗是一种荣誉,文章之士通过考试能获得担任官员的资格。故“诗能达人”在中国古代也具有某种程度的真实性。古代诗人遭受厄运的毕竟是少数,而纯粹由于写诗的原因而遭受厄运的诗人,更是少之又少。诗人薄命并不是普遍的事实,“诗能达人”与“诗能穷人”同时构成事实的整体。
如果我们超越表面现象,便可看出中国古代文论中关于“诗人薄命”之说其实是一种有选择性的集体认同:在“诗能穷人”与“诗能达人”中,选择了“诗能穷人”;在“穷而后工”与“达而后工”中,选择了“穷而后工”。虽然“诗能达人”也具有某种真实性与合理性,但这种理论大多仅是对世俗社会现象的总结,没有更深邃、更崇高的传统诗学理想与价值观来支撑,有时还流露出某种世俗功利色彩。而“诗能穷人”或“穷而后工”反映的是一种超越世俗、追慕崇高的诗学理想。
历史之所以做出这种选择,固然与中国古代经典诗歌多为“穷苦之言”有关,但更深层的原因是潜藏的中国古代诗学价值观念的影响。中国诗学始终强调和重视诗人的社会责任,“失志”诗人不得已就把用世之志寄寓于诗文。诗人在对人生悲剧、忧患愁苦的体认、接受和抒发之中,更多地体现了对道的坚守和追求,因而其心灵深处充满了以道自任、任重道远的使命感与悲剧性的崇高感。所以,诗人表达的生老病死与穷愁哀伤可以超越个人的际遇,与人类的普遍情感相通,从而能超越时代引起人们的普遍共鸣。“穷而后工”的“工”,绝不仅是技术层面上的成就,更因为它具有深刻人文主义情怀与理想。
在集体认同“滤光镜”的作用下,“诗人薄命”的现象非常明晰地凸现出来了,而不符合集体认同的大量事实则被遮蔽了。它可以使人“明察秋毫”,也可以使人“不见舆薪”。“诗人多薄命”并不是对于所有诗人命运的准确总结,而是一种想必如此、理应如此的期待与想象。比如司马迁《史记·太史公自序》中提出“发愤著书”之说,认为历史上许多名著——《周易》《春秋》《诗经》《国语》《吕氏春秋》《离骚》——都是作者遭受不幸的产物,但司马迁所举例证却多与《史记》所载不符。如《太史公自序》中说:“不韦迁蜀,世传《吕览》。”而《史记》卷85则记载:“吕不韦乃使其客人人著所闻,集论以为《八览》《六论》《十二纪》,二十余万言,以为备天地万物古今之事,号曰《吕氏春秋》。”则《吕氏春秋》明显是在“不韦迁蜀”之前,是得志时所作。“《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基本上也是想象之词,至少有以偏概全之嫌。作为历史文体的《史记》,所载是更为真实的历史;而《太史公自序》文体上属于子论,要表达的是作者的思想观念,虚构和改造正是子论文体常用的修辞手法。司马迁处于“遭李陵之祸,幽于缧绁”的语境,为了强调作者的遭遇与写作的关系,从而把著述的时间、地点和原因都做了改动,而这些被改造过的史实后来又成为集体认同的基础。
集体认同的“滤光镜”也引导着读者对批评理论的解读。这里以古人对韩愈的经典理论“不平则鸣”的理解为例。韩愈《送孟东野序》开宗明义说:“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在文学批评研究中,人们也往往以“不平则鸣”来阐释诗人作家的不幸遭遇和痛苦生活对于创作的积极作用,并且把它与“发愤著书”“穷而后工”作为同一理论源流。假如把“不平则鸣”单纯解释为对于不公平事情的愤慨,则《送孟东野序》中出现了大量难以解释甚至矛盾之处。宋代学者洪迈在《容斋随笔》中认为,韩愈既说“物不得其平则鸣”,而文中却以唐虞时代的皋陶、大禹、殷代的伊尹、周代的周公等为“善鸣者”,这些人都是成功的政治家,似乎难和“不平”扯到一起,这就更谈不上“不平则鸣”了。钱锺书也说:“韩愈的‘不平’和‘牢骚不平’并不相等,它不但指愤郁,也包括欢乐在内。”钱先生这个解释是很有见地的,它纠正了以往一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导游基础知识》第三章 练习题-第三节 中国古代科技成就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资料.docx
- 宋韵微火(910周雨杭)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资料.docx
- 教学设计(项目十、摆动导杆机构)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资料.doc
- 5.3黎士弘《至西昌知周栎园先生无恙,且得手书》原文赏析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资料.docx
- 第四章组卷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资料.docx
- 17 跳水预学单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资料.docx
- 课时作业 14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资料.ppt
- 时文阅读练习9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资料.doc
- 命题3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资料.docx
- 《多位数乘一位数口算乘法》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资料.docx
- 第18讲 第17课 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docx
- 第15讲 第14课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docx
- 第13课时 中东 欧洲西部.doc
- 第17讲 第16 课三国鼎立.docx
- 第17讲 第16课 三国鼎立 带解析.docx
- 2024_2025年新教材高中历史课时检测9近代西方的法律与教化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doc
- 2024_2025学年高二数学下学期期末备考试卷文含解析.docx
- 山西版2024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二单元生产劳动与经营第5课时企业与劳动者教案.docx
- 第16讲 第15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 带解析.docx
- 第13课 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