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每日一练)人教版2022年中考化学知识点总结归纳完整版
单选题
1、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倾倒液体B.读取液体的体积
C.点燃酒精灯D.加热液体
答案:C
解析:
A、倾倒液体时,瓶塞应倒放,瓶口应紧挨,标签应朝向手心处,图中瓶塞未倒放,瓶口未紧挨,标签未朝向
手心处,不符合题意;
B、常用量筒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读数时,视线应与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不符合题意;
C、应用火柴点燃酒精灯,符合题意;
D、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用外焰加热,试管里的液体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1/3,图中操作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2021年全球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各种消毒剂如酒精、二氧化氯、过氧乙酸等被广泛使用,其中二氧化
1
氯(C1O)中C1元素的化合价是
2
A.-1B.+1C.+4D.+7
答案:C
解析:
ClO2中氧元素化合价为负二价,设氯元素化合价为x,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则x+(-2)×2=0,x=+4;
故选C。
3、硒被誉为“抗癌大王”。结合下图硒的有关信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硒的质子数是34B.硒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中a=8
C.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D.硒的相对原子质量是78.96
答案:B
解析:
A、元素周期表信息示意图中左上角为原子序数,原子序数等于质子数,故硒的质子数是34,选项A正确;
B、原子中,核电荷数等于核外电子数,故2+8+a+6=34,a=18,选项B不正确;
C、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选项C正确;
D、元素周期表信息示意图中元素名称下方的数字为相对原子质量,故硒的相对原子质量是78.96,选项D正确。
故选B。
4、将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相互混合,充分反应后,向溶液中滴入几滴紫色石蕊试液,
出现的颜色是
2
A.无色B.紫色C.蓝色D.红色
答案:D
解析:
紫色石蕊试液遇酸性溶液变红色,遇碱性溶液变蓝色;
HCl+NaOH=NaCl+HO
2
36.540
由化学方程式体现的质量关系可知,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相互混合,反应后盐酸过量,
溶液显酸性,能使石蕊试液变红色。
故选D。
5、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A.振荡试管B.洗刷试管
C.放置洗过的试管D.塞紧橡胶塞
答案:D
解析:
A、振荡试管用手腕的力量,但不能用力过猛,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B、试管刷用于洗刷试管,刷洗试管时,须转动或上下移动试管,但用力不能过猛,以防损坏试管,图中所示
操作正确;
3
C、洗过的试管倒放在试管架上,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D、把橡皮塞慢慢转动着塞进试管口,切不可把试管放在桌上在使劲塞进塞子,以免压破试管,图中所示操作
错误。
故选D。
6、如图所示的分子结构模型图中,代表氢原子,代表氧原子,代表碳原子,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物质②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8B.在①②③④⑤中,物质③中的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C.物质①是单质D.物质④和⑤的分子结构模型不同,二者的相对分子质量相同
答案:B
解析:
A、由图示可知,物质②的化学式为HO,相对分子质量是=1×2+16=18,故正确;
2
B、由图示可知,物质①②③④⑤的化学式分别为H、HO、CO、CHO,氧元素的质量分数分别为0、
22226
16×100%≈88.9%、16×2×100%≈72.7%、16×100%≈34.8%,故错误;
1×2+1612+16×212×2+1×6+16
C、由图示可知,①是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