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棉纺织行业分析-智能制造与绿色环保双推动企业转型升级发展--第1页
棉纺织行业分析
智能制造与绿色环保双推动企业转型升级发
展
棉纺织行业分析-智能制造与绿色环保双推动企业转型升级发展--第1页
棉纺织行业分析-智能制造与绿色环保双推动企业转型升级发展--第2页
2018年棉纺织行业发展概况分析
2018年,在诸多不确定因素影响下,中国棉纺织行业加大改革调整的力度,克服重重困
难,实现平稳发展;国家有关部门及时调整棉花政策,优先保障棉纺企业用棉,维护行业整
体利益,促进行业健康发展;棉纺企业积极抓住“一带一路”机遇,加快转型升级,推进可
持续发展,加大节能减排力度,打造绿色环保竞争新优势。
2018年,面对国内外严峻的经济形势,中国棉纺织行业企业积极面对困难,坚定信心,在
调整产品结构、走出去、信息化、绿色发展等方面进步明显。
改革开放40年,棉纺织行业由大到强
棉纺织行业是中国纺织服装工业中最大的基础性行业。建国初期,纺织工业基本上以棉纺生
产为主,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揭开了改革开放的序幕,各地争先发展棉纺织工业,
企业遍布全国各城乡。中国加入WTO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棉纺织工业披荆斩棘,克
服重重困难,一路向前。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棉纺织工业不断挖掘潜力,依靠国内和国外两个市场,一步一个脚
印,实现了从数量到质量、匮乏到丰足、计划到市场、国企到多元的巨大变化。
全国纱、布产量逐年增长。据发布的《中国棉纺织行业产销需求预测与转型升级战略分析报
告》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1-3季度全国纱产量波动幅度较小,2018年2季度全国纱产量
相比1季度增长66.3%。2018年11月全国纱产量为2228.1万吨,同比下降1.6%。2018年
1-11月全国纱产量为2916.1万吨,同比增长0.6%。
2018年11月我国布产量48.2亿米,同比增长0%。累计方面,2018年1-11月布累计产量
481.8亿米,累计增长1.4%。
2018年2-3季度全国化学纤维产量有小幅度下降,2018年10-11月全国化学纤维产量回
棉纺织行业分析-智能制造与绿色环保双推动企业转型升级发展--第2页
棉纺织行业分析-智能制造与绿色环保双推动企业转型升级发展--第3页
升;2018年11月全国化学纤维产量为445万吨,同比增长7.5%。2018年1-11月全国化学
纤维产量为4576.3万吨,同比增长7.6%。
2018年前11月中国纱、布、化纤产量统计及增长情况
数据来源:整理
整体看,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棉纺织行业从大到强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棉纺织生产加工每年使用的棉花约占世界的30%,使用的化纤短纤占世界的70%;
2、纺纱和织造产能、纱线和棉型织物产量、棉制纺织品出口量、棉纺织年投资额、装备水
平、安排就业人数及拥有的技能人才等均为世界第一;
3、纱线生产60支以上80%在中国,色纺纱生产90%以上在中国,高档衬衫色织面料生产
60%在中国,高档牛仔面料生产30%在中国,高支高密织物的生产技术主要在中国。
克服重重困难,企业加大调整力度
为深入了解行业发展变化情况,增强中棉行协在行业内的号召力,中棉行协深入企业调研。
2018年,通过实地走访、座谈会、调查表等多种形式先后深入全国12个省份,实地调研
400余家企业、5个产业集群,见证了企业克服重重困难,致力转型升级的努力。
随着市场竞争愈加激烈、要素成本不断增加,若继续依照原有模式,企业利润空间将不断被
挤压。
安徽的棉纺织企业大多在寻求新的转型突破点,大致可归为两种途径。一部分企业通过逐步
淘汰落后产能,更换自动化程度更高的生产设备,或更换生产流程更短的气流纺等设备,通
过加大对设备的资金投入,减少用工、提高生产效率;另一部分企业从最初的生产常规品
种,转向生产色纺纱、花式纱等特色产品,通过不断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