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

湖北省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

  1.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级中学名校试卷

PAGE

PAGE1

湖北省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以文为诗”之争源起于对韩愈诗歌的评论,因此我们首先从中唐元和时期诗坛大变前后的诗、文观念开始探讨。众所周知,元和时期不仅诗歌发生了巨大变化,由韩、柳倡导的古文运动也已达到高潮,并产生了较大的社会影响。这个时期诗、文的文体观念,与古文运动有着密切关联。

中唐古文运动之前,唐人文体观念中的“诗”,大都还笼统地包含在“文”或“文章”之中。其中的“文”或“文章”都包含诗歌在内。中唐时期仍基本延续了这一观念。如元稹《唐故工部员外郎杜君墓志铭并序》云“时山东人李白,亦以奇文取称,时人谓之李杜。予观其壮浪纵恣,摆去拘束,模写物象及乐府歌诗,诚亦差肩于子美矣”,明确道出“乐府歌诗”亦属于“文”的范畴。古文运动的领袖韩愈本人亦是如此,用“文章”来指称诗歌。“诗”既然属于“文”,也就与“文”一样被赋予了“经国之大业”之类的崇高教化意义,较古文运动稍晚而起的新乐府运动,正是以这一观念作为基础的。

与“文”相对应的是“笔”,即在内容上较少性灵情思、在形式上较少审美因素的文字。韩愈的古文创作得到当时及后人的认可,被后世称作“韩文”,但中晚唐人却常称之为“韩笔”。如刘禹锡说“子长〖备注〗在笔,予长在论”。与此形成对比的是,韩柳古文运动的追随者们往往称这种新兴的散体文为“文”或“古文”。如“又思我友韩愈,非兹世之文,古之文也;非兹世之人,古之人也”(李翱《与陆作书》);“昌黎公,圣人之徒欤!其文高出,与古之遗文不相上下”(赵德《昌黎文录序》)。《旧唐书》说韩愈“所为文,务反近体,抒意立言,自成一家新语。后学之士,取为师法。当时作者甚众,无以过之,故世称‘韩文’焉。……时谓愈有史笔,及撰《顺宗实录》,繁简不当,叙事拙于取舍,颇为当代所非”。可见直到五代之时,虽已有“韩文”之称,但对于《顺宗实录》等史传文字,还是称其为“史笔”,与“文”分列而论,显示出诗、文分体观念中一种长期混淆、过渡的状态。

中唐古文运动中,韩愈等人号召学习先秦两汉时期包括史书经传、诸子杂说在内的各种古体文字,在文体观念方面阻断了南朝以来“文、笔之辨”的明晰化进程,呈现出复古和回归的态势。于是在古文运动的提倡者和追随者的文学观念中,“文”开始渐渐地将“笔”也容纳进来,并付诸写作实践。古文家们以“笔”的手法来进行“文”的写作,把讲究形式华美的骈俪对偶之文改造为浅近直白、流畅易懂的散体文。也正是在此时,“诗”作为“文”的一部分,也在创作实践中渐渐融入了一些“笔”即古文的成分,韩愈在诗歌创作中融入散文手法的艺术创新尝试,就是最突出的代表。而在诗、文分论观念下的宋人来看,这就是打破诗体畛域的“以文为诗”行为了。

在“以文为诗”的创作实践中,存在一个很值得关注的问题。韩愈“以文为诗”的创作主要发生在古体诗中,在近体律绝中却很少见。如《山石》《醉赠张秘书》等“以文为诗”的名篇,皆为古体诗;而作于“元和诗变”高峰期间的那些律诗、绝句,就很难发现“以文为诗”的痕迹。元代袁桷说:“滥觞于唐,以文为诗者,韩吏部始然。而春容激昂,于其近体,犹规规然守绳墨,诗之法犹在也。”也指出了这一现象。其中原因何在呢?

首先,在文学观念方面,相对于后起的近体诗而言,古体诗在传统诗教观中更接近于“文”的范畴,因而在“古文运动”中被首先付诸“以文为诗”的实践。从坚持儒家传统诗教观、讲求“风雅比兴”的角度来看,古体诗尤其是汉魏五言古诗的地位似最高,其次是乐府和七言诗,再其次才是自南朝“永明体”萌芽、至盛唐而发展成熟的近体诗。这是自陈子昂以来许多持复古主张的诗人的普遍意识。韩孟诗派善于作古体诗,诗集中也以古体诗为多。韩愈集中的古体诗远多于近体诗,孟郊诗歌也以“高古”而为人所称,李贺诗集中亦少有律诗近体。元稹《见人咏韩舍人新律诗因有戏赠》一诗云:“喜闻韩古调,兼爱近诗篇。”也透露出韩愈近体诗不如古体诗的信息。对于“高古”的向往,与古文运动的观念是有内在关联的,也表达了对现实文学境况的不满。后人在探究韩诗少有近体的原因时,多以为韩愈不善于作近体诗。宋人刘攽就说:“韩吏部古诗高卓,至律诗虽称善,要有不工者。”吴可《藏海诗话》也说:“有大才,作小诗辄不工,退之是也。”其实,韩愈并非写不出富于韵味兴象的诗篇,如《秋怀》《早春》等诗,都是脍炙人口之作。可见,韩愈采取古体诗的形式进行“以文为诗”的创作实践,乃有意而为之。其次,在创作实践方面,近体诗在篇幅、格式方面的限制较古体诗更多,其形式要素因与声调音乐的关联较多而与古文距离较远,因而没有被首先纳入“以文为诗”的实践中。元结《箧中集序》曾说“近世作者,更相沿袭,拘限声病,喜尚形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xiaoyez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