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 预防犯罪 素养提升教案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统编版).docx

5.2 预防犯罪 素养提升教案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统编版).docx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统编八年级道法(上册)同步素养提升教案

第二单元遵守社会规则

第五课做守法的公民

第二框预防犯罪

一、课标内容

认识犯罪的基本概念,了解刑罚的主要类型;认识未成年人违法犯罪行为的危害。

二、素养目标

政治认同: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认同法治的情怀。

道德修养:加强自身修养,增强防范意识,自觉杜绝不良行为。

法治观念:感受法律的尊严,增强法治观念,防微杜渐,预防犯罪。

健全人格:明辨是非,逐步提高自我控制、杜绝不良行为的能力。

责任意识:增强责任感,做负责任的人,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三、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犯罪的基本特征。

【教学难点】

加强自我防范,预防犯罪的做法。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案例导入:

2024年3月,河北省邯郸市肥乡区七年级学生王某某被杀害。3月11日,涉案的张某某、李某、马某某三名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公安机关全部抓获。检察机关高度重视,依法提前介入公安机关侦查活动。3月21日,邯郸市肥乡区公安局对涉嫌故意杀人罪的张某某、李某及马某某提请检察机关核准追诉。

检察机关审查认为,张某某、李某及马某某三人作案时已满十二周岁不满十四周岁,故意杀人致被害人王某某死亡,情节恶劣,应当追究刑事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七条第三款的规定,河北省检察机关逐级层报最高人民检察院对张某某、李某及马某某核准追诉。

经最高人民检察院审查,依法决定对犯罪嫌疑人张某某、李某及马某某核准追诉。

上述案例给我们什么警示?

当事人的行为让我们深思,不能违法犯罪。我们要了解违法犯罪,预防犯罪。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预防犯罪》。

(二)新课探究

探究一了解罪与罚

活动一:认识刑法

我国刑法对四百多种犯罪行为分别规定了刑罚。查阅刑法,分析漫画中行为的性质和应该承担的法律责任。

合作探究:(1)什么是“罪”?什么是“罚”?(2)哪部法律规定了“罪”与“罚”?

学生回答:明确规定了什么行为是犯罪,以及对犯罪应当判处什么样的刑罚。刑法是判断一种行为是否是犯罪的根本依据。是惩治犯罪、保护国家和人民利益的有力武器。

教师总结:刑法的内容及作用。

(1)内容:刑法明确规定了什么行为是犯罪,以及对犯罪应当判处什么样的刑罚。(定罪、量刑)

(2)作用:刑法是惩治犯罪、保护国家和人民利益的有力武器。

活动二:亲社会行为的含义和表现

行为一:殴打他人,造成轻微伤害的,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属于一般违法行为。

行为二:殴打他人,导致其重伤甚至死亡的,触犯了刑法,属于犯罪行为。

合作探究:(1)根据行为一和行为二,填写表格。(2)你能通过对比得出犯罪的基本特征是什么吗?

教师总结:犯罪的含义及基本特征。

(1)含义:犯罪是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触犯了刑法、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

(2)基本特征:严重社会危害性、刑事违法性、应受刑罚处罚性

活动三:刑法案例

2023年1月11日,温某为发泄个人情绪,在广州市天河区故意驾车冲撞行人和道路设施,造成多人伤亡及财产损失等严重后果。2023年4月18日,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依法判处温某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合作探究:温某承担的法律后果是什么?

学生回答:犯罪的法律后果是刑罚

教师讲解:刑罚的含义及种类。

(1)含义:刑罚又称为刑事处罚,是指审判机关依法对犯罪分子适用的最严厉的强制性法律制裁方法,以限制或剥夺犯罪人权益为主要内容。

(2)种类:主刑和附加刑。①主刑: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②附加刑: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驱逐出境。

探究二加强自我防范

活动四:法律链接

2021年3月1日起施行的刑法修正案(十一)下调刑事责任年龄至12周岁;2021年6月1日正式实施的新修订的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明确未成年人成长的“底线”。

合作探究:为什么要下调刑事责任年龄?为什么要明确未成年人成长的“底线”?

活动五:探究分享

15岁的中学生陈某原本是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自从结识了社会上一群游手好闲的“朋友”,他逐渐无心学习,经常旷课。他开始还有些自责,觉得对不起父母和老师,后来便放纵自己,并因偷东西、打骂同学等受到学校纪律处分。他非但没有接受教训,反而经常偷窃财物等,因此被公安机关拘留。但他仍不悔改。为了搞到钱去网吧玩游戏,他和另外两个“朋友”竟拦路抢劫,在短短几天内多次作案,最终因犯抢劫罪被判刑。

合作探究:陈某是怎样走上犯罪道路的?

活动六:探究分享

2008年5月12日,四川省汶川县发生8.0级大地震,当时正在读初中的雷某某因冒死连救7人,入选当年的“感动中国”人物,被评为全国“抗震救灾英雄少年”。

他进入高中后,觉得学习没什么意思,就经常跟着社会上的不良青年吃喝玩乐,吃饭一次就消费了一万多。之后,他到处

文档评论(0)

138****535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如有问题,请于后台留言联系上传者解决,如文档无法编辑,课件中音视频无法播放等。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