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第PAGE页
出其不意的问题,出其不意的精彩
出其不意的问题,出其不意的精彩
读罢S版语文第七册13课《珍贵的教科书》,我的心情和作者一样,激动而感慨:指导员用生命换来的教科书是何等珍贵啊!教科书确实来之不易!掩卷而思:如何让学生也能深深地感受到这一切?如何让学生从作者的言辞中来体会这一切?这一切的重担将落在我这个“导演”——老师的身上了。
在备课时,我针对课文的内容,仔细琢磨:原本要提问的地方,能否用其它方式代替?如用各种形式的读代替?用语言训练代替?用欣赏代替?用表演和演示代替?用合适的课堂练习代替?想到问题的替代和改变,我脑子里涌现了这样的想法:我的提问能否改变一下内容?能否采用“旁敲侧击”的方法,当然,这些“旁敲侧击”的问题,一定要敲击出学生广泛、多向思维的火花,这样一定会比原本提问的效果更好。于是,在教学过程中我设计了三个问题:(1)读了这篇课文,你痛恨不痛恨?(2)读了这篇课文,你佩服不佩服?(3)读了这篇课文,你感动不感动?(4)读了这篇课文,你心里还有什么疑问的地方吗?让学生初读课文之后,思考:老师可能会问些什么问题?学生读完课文后七嘴八舌地议论开了,猜测着我可能会提的问题,但都被我一一否决了,看着神秘兮兮的样子,大家都有点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老师这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呢?待我微笑着出示我的四个问题之后,同学们不禁目瞪口呆了,这也算问题吗?这不是太小儿科了吗?我又说:“问题看似简单,但还要说说理由哦!”学生们的兴趣被激发了,求知欲被激起了,而读者也可以想象一下,“痛恨”、“佩服”、“感动”、“疑问”这些词不是旁敲侧击?其答案是不是涉及了课文的主要内容?(但问题的指向却不是内容)这些问题把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与学生的内心感悟紧紧地联系起来了,做到了真正地感悟(而不单单是理解),第4个问题,恰恰也是让他们自主自疑,提出有疑问的问题,在无形之中也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了他们的自学能力。
就这样,没有罗嗦繁杂的问题,没有呆板的师问生答,一切就在学生们对语言文字的理解中读出了教科书的珍贵,体会到了教科书的来之不易,流露出了对指导员的崇敬和怀念。
轻轻松松地完成了问题,轻轻松松地理解了课文的内涵,课后,同学们都一致肯定:“今天老师的问题真是出其不意!”我风趣地添了一句:“你们也有出其不意的精彩!”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