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和磁》精品教案.docxVIP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电和磁》精品教案

【教材分析】

《电和磁》是《能量》单元第三课,自此课起我们进入电和磁两种重点学习的能量形式。本课以电磁学开创性事件-奥斯特发现电生磁现象引入,让学生参与“重演”发现电生磁现象的过程。

本课主要有三部分:第一部分“聚焦”,讲述丹麦科学家奥斯特发现电生磁的科学史重要事件;第二部分“探索”主要有两个活动,一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重演”奥斯特的实验,经历发现新现象、分析、解释的过程。二是制作通电线圈使指南针偏转的实验,将通电直导线替代为通电线圈开展电生磁实验,为后续的电磁铁学习打下基础。第三部分“研讨”,在“探索”部分实验开展后,引导学生分析实验中的现象,从多个角度分析、思考指南针指针出现偏转的原因。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电可以转换成磁。

科学探究目标

1.模仿做通电直导线和通电线圈使指南针偏转的实验,能够通过分析建立解释。

2.能够运用通电线圈能使指南针偏转明显的性质,检测废电池是否带电。

科学态度目标

1.体验科学史上发现电产生磁的过程,意识到留意观察、善于思考的重要性。

2.理解科学探究过程中合理进行推测、严谨开展实验、有根据地得出结论的必要性。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1.意识到科学技术可以推动社会发展、改变人类生活。

2.在检测废电池活动中体会重复使用、节约能源的意义。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亲历奥斯特“电生磁”实验,理解电流可以产生磁性。

难点:通过分析、推理,就通电导线使指南针发生偏转的现象做出解释。

【教学流程图】

【教学过程】

1.聚焦

(1)引入

教师活动:出示指南针,回顾指南针的作用和磁铁的特性。

学生活动:回忆指南针的作用和磁铁的磁极及“同极相斥、异极相吸”特性。

教师提问:如果将一块磁铁或铁片靠近指南针,会发生什么现象?(指针偏转)除了磁铁和铁片,导线能让指南针发生偏转吗?

(2)讲述科学史

教师活动:1820年,丹麦科学家奥斯特在一次实验中,偶然让通电的导线靠近指南针,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用视频资料呈现,视频资源截屏自:【【纪录片】电的故事(全3集/中字/1080P)-哔哩哔哩】https://b23.tv/xdUPpy)。就是这个发现,为人类大规模利用电能打开了大门。你们想不想也来经历一次奥斯特的发现之旅?看看你们能不能像科学家一样观察到这个改变人类生活的重大发现。

设计意图:通过简单的磁铁游戏,使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关于磁的知识,为后面解释奥斯特实验做好铺垫。以科学史引入新课,可以引领学生像科学家一样去探索,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更是为了渗透科学精神的培养。

2.探索

(1)把通电的导线拉直放在指南针的上方

教师活动:指导学生把通电的导线拉直放在指南针的上方的操作,提示重复通电、断电观察现象(微课指导操作)。

学生活动:分组实验,用通电导线靠近指南针,观察指南针指针的变化。

(2)让磁针偏转角度更大(实验效果更明显)

教师提问:有什么方法让实验现象更明显?

学生活动:从已有经验值中寻找方法,思考让磁针偏转更明显的方法。(教师引导:让电流变强会更明显吗?)

教师活动:提炼学生观点,形成实验思路,通过短路让电流增大,让实验现象更明显。

实验指导:①拆除电路中灯泡及灯座,形成短路电路,重复实验操作;

②制作导线线圈,替代直导线进行实验。引导学生尝试线圈不同的放法,观察哪一种偏转得最明显。(微课视频指导操作)

学生活动:根据指导开展实验操作,及时做实验记录。

设计意图:实验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学生经历奥斯特的实验,发现电流与磁有一定联系。在此基础上思考如何使得实验现象更明显,形成有层次的活动,带领学生逐步认识到增大电流、增加通电导线数量可以增大磁力,为后续电磁学的学习做铺垫。

3.研讨

师生交流研讨:(1)分析实验现象,你有什么发现?

(2)电和磁之间能否相互转换?你的依据是什么?

学生活动:尝试解释现象(教师从两方面引导:一,排除导线材料的影响;二,排除周围环境的影响)

教师活动:提炼学生观点,形成概念“电流产生磁性”,并板书。讲述:奥斯特在发现这个现象之后,进行了长达三个月的研究,反复做了几十次的实验,终于发现电和磁是有一定联系的。

设计思路:在学生完成全部实验后再开展研讨,可以避免活动碎片化,让学生既经历长时间探究,又能摆脱器材后专注于研讨。教师不能简单给出“电生磁”的概念,要经历严谨的推理过程,一一排除可能的影响因素。

4.拓展

教师提问:取出一节(电量耗尽)电池,这节电池是否还有电?你有什么方法检测?

学生活动:思考验证方法,表达和尝试操作。

教师活动:辅助学生演示检验电池是否有电,提示电量剩余较少的电池还可以用作遥控器中,减少浪费。

设计思路:通电线圈可以让产生的磁性变大,利用这一原理可以检测废电池剩余的电量。这一情景可以调动学生对前面探究结论的应用,同时也能渗透节约资

文档评论(0)

1658576823bd10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