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ICSCCS
13.060P12
14
山西省地方标准
DB14/T3045—2024
岩溶泉域范围污染水井修复封堵技术规范
2024-08-13发布2024-11-13实施
山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目次
前言 II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 1
4基本规定 2
5污染成因和判定 2
6污染水井修复封堵方法和技术要求 3
7污染水井修复封堵设计 6
8污染水井修复封堵施工 6
9修复封堵工程验收 9
附录A(规范性)污染水井调查登记表 12
附录B(规范性)《污染水井修复封堵治理设计》提纲 13
附录C(规范性)《污染水井修复封堵治理竣工报告》大纲 14
附录D(规范性)污染水井修复封堵治理施工预算说明 15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由山西省水利厅提出、组织实施和监督检查。
山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对标准的组织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本文件由山西省水利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XS/TC20)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山西省水利发展中心。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何志萍、张松涛、刘向荣、张昌生、李佳佳、常琛、叶成明、曹伟、张彤、邢茹、李莎、李海军、张勃。
岩溶泉域范围污染水井修复封堵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岩溶泉域范围污染水井的术语和定义、污染成因和判定、污染水井修复封堵的方法和技术要求、污染水井修复封堵设计、污染水井修复封堵施工、污染水井修复封堵验收。
本标准适用于山西省岩溶泉域范围内污染水井修复封堵设计、施工与验收。其他区域可参照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4848地下水质量标准GB50296管井技术规范
DZ/T0148水文水井地质钻探规程SL223水利水电建设工程验收规程
SL320水利水电工程钻孔抽水试验规程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岩溶泉域范围
地下水被自然边界分割成的相对封闭或半封闭的,具有独立的补给、径流、排泄特点的岩溶地下水系统。
3.2
污染水井
上下含水层地下水之间相互沟通引起岩溶地下水受到污染的水井。
3.3
污染层段
含有污染物的含水或透水层段。
3.4
修复
采用封堵材料和工艺对污染水井的封堵层段进行固井治理,阻断封堵层段与取水层段的水力联系,恢复水井使用价值。
3.5
封堵
采取封堵材料和工艺对污染水井套管与岩层之间的空间和全井段井管内注入封堵材料,阻断各含水层的水力联系。
3.6
封堵层段
对污染水井需要修复治理的层段。
3.7
割管
通过专用钻具或工具将井管进行切割分离,露出地层岩壁的工艺。
3.8
射孔
将聚能器材下至污染水井封堵层段,射穿套管、水泥环并射入地层一定深度,以便将封堵材料注入套管与岩层之间的工艺。
3.9
架桥
由人工设置位于污染水井封堵层段底部的暂时性封塞,以切断封塞上下水力联系的工艺。
3.10
注浆
利用注浆泵把封堵材料浆液注入到岩体的裂隙、土体的孔隙、井壁管与岩体缝隙或水井内封堵层段的工艺。
3.11
替浆水量
避免封堵浆液的损失,保护泵体、高压管、钻杆等设施安全,替换注浆管道中封堵浆液需要压送的水量。
4基本规定
4.1污染水井修复封堵前,应收集污染水井的建设和运行管理等基础资料,编制修复封堵方案,进行修复封堵设计。
4.2污染水井修复封堵工程的设计、施工、验收,应贯彻国家相关政策,积极采用成熟可靠的新技术、新材料和新工艺。
4.3污染水井修复封堵工程的设计、施工、验收,应符合国家有关设计、施工、验收的规范要求,确保修复封堵工程质量,同时应符合国家在安全生产、环保方面的有关规定。
4,4污染水井修复封堵应有利于改善岩溶地下水环境,避免修复封堵施工造成岩溶地下水新的污染。
4.5污染水井修复封堵应健全档案,归口妥善管理。
5污染成因和判定
5.1污染成因
5.1.1原生污染
5.1.1.1由自然地质原因造成地下水的污染。
5.1.1.2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DB14T 1406—2024赖草栽培技术规程.docx
- DB14T 3033—2024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安全评估规范.docx
- DB14T 3033—2024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安全评估规范.pdf
- DB14T 3034—2024曳引驱动电梯应急救援工作指南.docx
- DB14T 3036—2024检验检测管理标准体系总体框架.docx
- DB14T 3037—2024检验检测机构开展检验检测活动合规指引.docx
- DB14T 3039—2024标准化创新示范点建设与评价 第1部分:农业农村领域.docx
- DB14T 3039—2024标准化创新示范点建设与评价 第1部分:农业农村领域.pdf
- DB14T 3040—2024标准化创新示范点建设与评价 第2部分:工业领域.docx
- DB14T 3041—2024标准化创新示范点建设与评价 第3部分:服务业领域.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