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剧电影走红的受众心理学解读.do.doc

喜剧电影走红的受众心理学解读.do.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PAGE7

喜剧电影走红的受众心理学解读

摘要:喜剧电影以其超强魅力牢牢吸引了广大受众的眼球,并在荧屏上获得极其重要的地位。喜剧电影巧妙地迎合了广大受众的期待心理、情感感染等艺术特性,完美地将情感与喜剧进行有机融合,既满足了广大受众的审美心理需求,又赋予人类永恒普遍的情感美的体验和追求。

关键词:喜剧;受众心理;美的体验

喜剧通过夸张的人物、幽默的语言、奇巧的结构,揭露社会现实,抒发内心愤懑,或者通过艺术手段宣泄某种情绪,让受众在笑过之后引发对现实和生活的思索,并得到心理上的满足。喜剧这种人们雅俗共赏的文化形式,在大众的文化生活和文化视野占据了极其宽广的一域。近年来,随着经济高速的增长,文化形式日新月异,喜剧电影面临了更多的压力和挑战。在挑战面前,喜剧电影表现出极为深广悠久的吸引力,牢牢吸引了广大受众,并赢得广大受众的高度认可与广泛喜爱。

一、成长与发展——喜剧电影的走红

中国喜剧电影的成长和发展,有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大陆喜剧电影和香港喜剧电影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两个重要版块,两者主题选择不同,影像风格各异,但是相互借鉴和影响的因素越来越多,共享资源合作拍片也成为常态。近年来,电影艺术的蓬勃发展,电影票房的逐年高升,内地和香港电影界的交流不断强化,两者相互影响相互激荡,电影艺术日益兴旺,电影事业不断繁荣,在这样良好的艺术生态下,喜剧电影以它诙谐幽默的风格,超凡脱俗的艺术魅力,几乎占据了电影产业的半壁江山,形成一枝独秀的态势。

内地喜剧电影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得到真正的发展。彼时的政治生态、文化生态、经济生态都日趋良好,社会时局日趋稳定,广大民众在享受经济繁荣带来的种种红利时,也承受着日益加大的生存压力。喜剧电影特有的娱乐功能,使喜剧的市场逐渐扩大,进而加速了喜剧电影产业的发展与完善。中国内地商业元素明显的喜剧电影应运而生,最先参与喜剧电影探索的先锋人物是夏钢和冯小刚。夏钢的《遭遇激情》《大撒把》,冯小刚的《不见不散》《没完没了》等一系列作品,让中国内地喜剧电影别开生面,拓展了喜剧电影的艺术天地,成为中国内地喜剧电影的代表作,并开启了喜剧电影的新纪元。香港是中国喜剧电影发展的另一重要版块,在上个世纪,香港的喜剧发展经历了市民喜剧、市民狂欢和无厘头喜剧等三个类型,最终形成了“港式喜剧”这一经典艺术形式,喜剧由此受到香港民众的普遍喜爱。近些年来,周星驰无厘头式的喜剧电影如《大话西游》《喜剧之王》《食神》等横空出世,这些喜剧电影描写市井小人物的生存劣势,反映现实社会生存的艰难和压力,以及现代香港弱势群体的诉求,并以其近乎狂欢的姿态,尽情宣泄弱势群体的迷惘与痛苦,与此同时,也给予了他们生存的希望。

喜剧电影的发展和兴旺,不断催生新的创作群体和艺术佳作。近年来,中国涌现了不少优秀喜剧创作团队,优秀喜剧电影更是层出不穷,喜剧电影票房更是高歌猛进,形势喜人。周申、刘露导演的喜剧电影《驴得水》2016年10月上映,赢得1亿7千万票房;韩寒导演的喜剧电影《乘风破浪》在2017年春节档上,收获10亿4千万票房;贾玲导演的喜剧电影《你好,李焕英》在2021年春节档上映,狂揽了54亿票房。喜剧电影为何能征服广大受众,拿到电影制作的超级红利?本文以这三部喜剧电影为例,对广大受众的心理满足和心理期待进行较为深入地解读。

释放与肯定——受众的心理满足

受众,简而言之,就是指各种信息传播的接受群体。传播学的早期研究者,把受众当作信息被动的接受者,随着国内外传播学研究的深入发展,传播学者们发现受众并非简单的、被动的接受群体,不同的受众群体对于同样的传播信息会发生不同的接受反应,由此广大受众在信息传播过程中的能动作用开始受到关注。传播学的集大成者施拉姆,对前人的理论观点进行研究和整合,他对受众做出这样的阐述:受众在传播过程的作用,就好像个体在自助餐厅就餐,媒介在此类传播环境中的功能是为受众提供具体的服务,大众媒介应该不断寻找崭新的报道方式和方法,以满足广大受众不同层次的心理需求。20世纪60年代,传者中心论真正转变为受众中心论。受众中心论认为媒介是传播的被动者,受众才是传播的主动者,在这些研究者看来,在媒介传播过程中,受众一直主动积极寻求适合自己的信息,并不是消极地“接受”媒介信息。受众中心论的研究者认为,受众是有着特定精神“需求”的群体,传播学应该按特定的精神需求提供特定的媒介,从而“满足”受众的特定需求。这种新型的受众研究,为传播学的受众理论提供了崭新的研究路径,新式“受众中心论”成功挑战了旧式“传者中心论”的主导地位。

本文运用“受众中心论”来解读喜剧电影走红的受众心理,笔者认为,喜剧电影走红的主要原因,是满足了受众的心理需求,让广大受众获得了心理满足,具体体现在生存压力的释放、自我价值的肯定

文档评论(0)

dkgoodluck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