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篇第8章 胃肠胰内分泌疾病_0.docVIP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1/NUMPAGES1

第2篇第8章胃肠胰内分泌疾病

治疗消化道内分泌细胞的分类与分布胃肠道激素及其生理作用病理与病理生理胰岛的胚胎发生与形态特征临床表现胰腺的血管、淋巴管与神经诊断与鉴别诊断胰岛腺泡门脉系统治疗胰腺内分泌与外分泌的关系组织学与组织化学特点病理临床表现诊断胃肠胰激素分泌肿瘤治疗与预后诊断治疗原则胰多肽瘤混合性胰岛内分泌肿瘤其他神经内分泌肿瘤胰岛素瘤无功能性胰岛细胞瘤婴幼儿持续高胰岛素性低血糖症治疗病因、病理与发病机制病理与病理生理临床表现临床表现诊断诊断治疗治疗病因与病理生理病理生长抑素类似物的临床应用临床表现胰高糖素与胰高糖素样肽1的临床应用诊断与鉴别诊断第一节胃肠胰激素消化道和消化腺体(如肝、胰等消化腺)的激素分泌特点和分泌功能各不相同,激素分泌细胞多数单独或成簇地散在分布于消化道管腔壁和胰腺。

根据这些细胞分布的部位和所分泌合成激素的功能分为两类,一类称为APUD细胞;能合成多肽和(或)具有生物活性的胺类物质并能脱羧,细胞发源于胚胎期的外胚层(神经嵴),较广泛地存在于身体的各器官中。

其中以中枢神经、内分泌腺体和胃肠胰中最突出,故又称神经内分泌细胞。

胃肠道的APUD细胞分泌的激素和胺类物质大多数因在血循环中半衰期很短(lt;3min),故不能成为有效的循环激素,如舒血管肠肽(VIP)、P物质、生长抑素(somatostatin,SS)、胆囊收缩素(CCK)、胃泌素释放肽(GRP)、脑啡肽,但它们可以作为神经介质或旁分泌激素作用于消化道局部。

而另一类分泌多肽的细胞胃肠道上皮细胞,除胰岛细胞聚集在一起外,余均分别散布于胃肠道粘膜上皮之间,由于细胞的基底部分有许多分泌颗粒,储存激素,故又称为基底颗粒细胞。

这类细胞可分为两种:

①开放型细胞:

其胞体略呈锥形或烧瓶形。

细胞基底部宽,颈部窄,顶端有微绒毛伸入胃肠腔中,这些微绒毛类似于化学感受器,能感受胃肠道食糜的化学、物理刺激,在被刺激时细胞内的颗粒释放激素,激素从基底部进入周围毛细血管,经血循环到达靶细胞。

②关闭型细胞(闭合型细胞):

多呈圆形,无微绒毛且与胃肠腔无直接联系,可在神经及其他内分泌细胞的调节下分泌释放激素。

应用含银盐的染料可将内分泌细胞染为肠嗜铬细胞及嗜银细胞。

肠嗜铬细胞摄取银盐后,使之沉积在细胞颗粒上,嗜银细胞需在还原剂的条件下才能摄取银盐,消化道内分泌细胞多是嗜银细胞[1]。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可发现各种细胞的特异性标志...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51****189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