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课《记承天寺夜游》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docxVIP

第11课《记承天寺夜游》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docx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二届教学竞赛州直学校初赛

教学设计表

学校:组别:初中科目:语文

教学设计标题:虽经人间万千悲,却做天地洒脱人

——《记承天寺夜游》教学设计

学情分析:1.学生在以往的学习中已经接触到多篇文言文,并且对文言文有一定的阅读基础,完全可以结合课下注释完成字词解释及文意疏通。本课题字面含义较为简单,学生感到既亲切又熟悉,他们已有的文言文学习经验是学习本节内容的基础。

2.八年级学生已初步具备了一定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也能够在诵读感悟、细节品味及小组合作探究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语言文字,这都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但学生缺乏的是在文本解析的基础上理解思想情感,进而把握苏轼的人生境遇中自我的心态调整,以及文本与自我之间的关联的能力。这也是教学的难点所在。

教学目标:

1.从文体知识、表达方式入手疏理文章,感知大意。

2.扣住“闲”“欣然”“乐”三个关键词,从作者身份、景物描写和议论抒情三个方面来感知作者情绪流动,从而由浅入深感悟作者超越孤寂的旷达情怀。

3.感受作者热爱自然山水,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培养高尚情趣。

教学重难点:分层次理解文本内容情感,品悟作者超越孤寂的旷达情怀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读标题,请找出标题中的关键词。

(“游”“记”)

2.文体知识

游记:记述游览的文章。所行(记叙型游记)所见(写景型游记)所感(抒情型游记)所悟(说理型游记)

分类:游记可以分为很多种。以记录行程为主的是记叙型游记;以抒发感情为主的是抒情型游记;以描绘景物、景观为主的是写景型游记;通过游记来说明一个道理的,是说理型游记。

本文属于哪一类?

二、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用现代汉语完整地描述一下全文的内容,不做翻译。

先让学生说说有哪些不能独立解决字词。可能需要提醒的是“户”“无与为乐”“盖”“但”,“闲人”在此不给出答案,是清闲还是闲情雅致。

2.完成下列表格。

《记承天寺夜游》

表达方式

内容

叙事

交代了

写景

描写了

抒情

抒发了

叙事——写景——议论抒情(为主)

提问: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可能出现的答案愉悦、孤独(悲凉)、沉醉、悠闲

三、研读文本,探究心境

自由朗读全文,标出你认为能体现作者心境的词语并自行排序,感悟作者情绪和情感的流动。(由浅入深理解作者心境变化,欣然之前是怎样的心境,可以用原文表达)

闲(赋闲的冷清)——欣然(淡淡的喜悦)——乐(相与为乐)

闲散——赋闲·无权无事无人的冷清

运用文本互证法、知人论世法(资料链接)了解作者的赋闲状态。

“元丰十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

【助读资料一】以戴罪之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地方军事助理官),官衔上还加上了“本州安置”字样,不得签署公事,不得擅离安置所,实际上类似流放。

“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2、月色入户”

【助读资料二】“闲”字的字形,《说文解字》云:“闲,隙也。从门,中见月”金文,从门,从月。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开门月入,门有缝而月光可入。”这个字形真是妙极,它本身就是月光照进门里。——(板书繁体字闲)因闲散才光那样敏感,试想一个追名逐利忙于俗务之人,眼中又怎能看得到月光呢?唯有清闲之人才发现月光。

欣然——赏月·淡淡的山水之乐

1.景如何?完成下面的表格。

写景

景物

月光、竹柏影

特点

空灵明净,澄澈透明,扑朔迷离

技巧

比喻、隐喻、情景交融

2.于情景关系中探心境,于竹柏影中窥人影

填空:空明的不是而是,不是而是。

作者因内心“空明”,才见“藻荇”而知“竹柏”也。“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竹柏”在我们的文化传统中有着坚韧、高雅的内涵。赏景中感受到作者内心的恬淡冲和。

乐——夜游·相与的相得之乐

1.删字对比读,悟“相与为乐”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念无与为乐者,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遂”不假思索,“亦”心灵契合。知己在人生最落魄的时候,还能有一个不论半夜与否,可以随时聊天赏景的朋友是何等的幸福,何等的快活。人生得一知己足矣!

2.“相与”与“一起”有何区别?

《易·咸》:“柔上而刚下,二气感应以相与。”——交融感应,谓之“相与”;

《孟子·公孙丑上》:“又有微子、微仲、王子比干、箕子、胶鬲,皆贤人也。相与辅相之,故久而后失之也。”——志同道合,谓之“相与”;

陶渊明《饮酒》:“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亲密和谐,谓之“相与”。

3.补写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是少了像我们两这样的人罢了。

相与为乐不胜快哉、恬淡冲和达观自适

小结:不管是叙事、写景、抒

文档评论(0)

134****361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