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课程理论——课程的基础、原理与问题》读后感
本书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就课程定义及其课程理论进行概述性的阐述;第
二部分分析课程的基础,主要探讨了课程与心理学、社会学和哲学三大学科的关
系,及其相关学科流派对课程理论的影响与启示;第三部分对课程编制的原理及
其程序进行了分析,就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的“泰勒的课
程模式”的相关理论进行了探讨;第四部分对课程探究的形式进行了分析,主要
有过程模式、实践模式和批判模式,分析其原理,并对其进行相应的批评和反思;
第五部分是关于课程理论与研究,谈到课程理论的构建,课程的基本问题(课程
的分类问题等相关问题)。作者施方良认为任何教育过程都涉及知识、技能、能
力、态度或情感等方面的因素,即都涉及“教什么”的问题。
绪论
本书的《绪论》通过对几种主要的课程定义的剖析,使读者对课程处论探讨
的基本对象有所了解,以帮助读者形成或澄清自己的课程定义。书本在绪论中首
先对课程的定义做出了探讨,但是作者也提到,要得出一个精确的并为大家所认
同的课程定义,这既不现实,也不可能。对待现存各种课程定义的一种合适的方
式,是仔细考察人们是如何使用“课程”这个术语的,以及这些定义的实际含义,
这有助于拓展我们对课程的理解。所以作者在追溯课程定义的历史渊源基础上,
归类了过去六种典型的课程定义:1.课程即教学科目;2.课程即有计划的教学活
动;3.课程即预期的学习结果;4.课程即学习经验;5.课程即社会文化的再生产;
6.课程即社会改造等。上述各种课程定义,从不同的角度或多或少都涉及到课程
的某些本质,但也都存在明显的缺陷。在作者看来,给课程下定义的方式将有助
于我们对课程的认识。
第一编课程的基础
作者指出,所谓课程的基础,是指影响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
程评价的一些基本领域。考察课程的基础,实际上是要确定课程知识领域的外部
界线,确定与课程最相关的和最有效的信息来源,也就是说,要确定课程的基础
学科有哪些。然而,仅仅考察基础学科有哪些种类还是不够的,我们还需了解这
些基础学科与课程的种种关系,以及对课程的实际含义。
第一章课程与心理学
学校教育的主要职能之一是要促进学生个体的发展,因此,课程工作者必须
对个体的发展以及学习过程的本质有所了解。不顾学生持征而编制的课程,其效
果可想而知。所以,心理学历来对学校课程具有重大影响,心理学的原理及研究
成果,常常被用来作为各种课程抉择的依据。
其中,以行为主义、认知学派和人本主义心理学与学校课程的关系最为密切。
一、行为主义与课程
行为主义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华生提倡,在20世纪初期逐渐得到重视。行
为主义分古典行为主义和新行为主义。以华生为代表的古典行为主义者认为,人
的行为与其他动物一样,均遵循着相同的行为法则,这些行为是可以观察和控制
的。
当代新行为主义心理学的代表人物是斯金纳和班杜拉。其中,斯金纳为代表
的新行为主义学派被称为行为分析学派,而班杜拉为代表的新行为主义学派被称
为社会学习学派。这两个学派的理论有些不同,从而对课程的影响也不尽相同。
行为分析学派的观点基于两个基本假定:一是,行为是有机体对环境的操作
反应。斯金纳继承发展了古典行为主义理论,把行为分成反应性行为和操作性行
为两种,认为前者需要刺激,而后者不需要刺激。行为不只是遗传的结果,更是与
外界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新的行为是由学习而来。二是,行为具有法则性,是可
以预测和控制的。在这两个假设的基础上,斯金纳建立了自己的基本观点,认为人
的行为由刺激引起,对反应进行强化,则可以使某种行为继续出现;人的行为由学
习而来,也是可以改变的;人的行为分为外显示行为和内隐行为,外显行为可控制
测量,内隐行为不可控制和测量。
研究分析行为主义理论,对于课程建设与发展,我们可以得到一些启示:课
程目标的制订要明确、具体,而且要可控制和测量;课程实施过程应有序,循序渐
进;课程的设计要重视儿童的个别差异,充分照顾儿童的个性特征;在教学上,
要重视个别化教学,重视教师的教学技巧、能力与教学效率,正确运用条件控制和
强化原理,改变和调节儿童的行为,加强儿童学习行为的管理等等。
二、认知心理学与课程
认知心理学的基本假设是;学生的行为始终是建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五项管理规定.pdf
- 事业单位文学常识选择题及答案.pdf
- 三菱PLC编程实例plc编程实例PLC基础实验实验装置使用说明书.pdf
- 万尼亚舅舅话剧第二幕阅读理解.pdf
- 【总结】水土保持监督监测工作总结.pdf
-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读后感及启迪.pdf
- 《贫穷的本质》_原创文档.pdf
- 《计算机应用基础》作业及答案.pdf
- 《药品市场营销》考试试卷及答案.pdf
- 《英语听力》课程思政优秀案例.pdf
- 第18讲 第17课 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docx
- 第15讲 第14课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docx
- 第13课时 中东 欧洲西部.doc
- 第17讲 第16 课三国鼎立.docx
- 第17讲 第16课 三国鼎立 带解析.docx
- 2024_2025年新教材高中历史课时检测9近代西方的法律与教化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doc
- 2024_2025学年高二数学下学期期末备考试卷文含解析.docx
- 山西版2024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二单元生产劳动与经营第5课时企业与劳动者教案.docx
- 第16讲 第15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 带解析.docx
- 第13课 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