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53+中国赋税制度的演变+导学案 高三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一轮复习.docxVIP

课时53+中国赋税制度的演变+导学案 高三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一轮复习.docx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课时53中国赋税制度的演变

目标引领

体系建模

1.了解中国古代赋税制度的演变

2.了解关税、个人所得税制度的产生及其在中国的实行

知识重构·学“透”历史

复习任务一中国古代的赋役制度——(核心词:租庸调制、两税法、一条鞭法、摊丁入亩)

复盘·知识体系化

一、中国古代的赋役制度

整合选择性必修1第16课第一目的相关史实。

阶段

维度

阐释

秦汉

时期

田赋

(1)秦朝田赋税率极高,史称“收泰半之赋”

(2)汉初统治者采取“与民休息”的政策,田赋税率大大降低

人头税

(1)秦朝向人民征收极重的口赋

(2)汉朝时,分口赋、算赋,不分男女,商人和奴婢的算赋钱还要加倍

(3)汉朝还征收财产税,甚至农民饲养六畜都要缴税

徭役

秦汉徭役有更卒、正卒、戍卒三种

隋唐

时期

隋朝

主要向民众征收租调,征派力役

唐朝

(1)唐前期:租庸调制。针对21—59岁之间的成年男子征收。可以“庸”代役

(2)唐中期:两税法。将赋税总额分解到各地,按田亩征收地税,按人丁、资产征收户税,分夏、秋两次征收

宋元

时期

宋朝

(1)征收两税,但附加税繁杂多变,往往超过正税数倍

(2)宋朝除了征收代役金外,还再派发各种徭役

(3)北宋中期王安石推行募役法,百姓缴纳免役钱、助役钱,官府募人代役

元朝

(1)基本沿袭唐朝的租庸调与两税法,分别施行于北方和南方

(2)新增了按户之上下征收丝和银两的“科差”

明清

时期

明朝

(1)明初:赋税分夏税、秋粮两次征收,所征主要是米麦实物。正统年间,江南部分税粮折银征收送赴北京,称“金花银”

(2)明朝后期

①背景: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与白银流通量的增加,推行一条鞭法

②内容:实行赋役合并、一概折银

③意义:一条鞭法是中国赋役制度上的重大变革

清朝

(1)内容:康熙帝规定“滋生人丁,永不加赋”。雍正帝实行“摊丁入亩”

(2)意义:中国历史上存在了约2000年的人头税彻底废除,国家对百姓的人身束缚进一步减弱

据“本”生发

读教材第一目中“史料阅读”,思考这段史料主要反映了什么赋税制度。这一赋税制度的基础是什么?体现出怎样的发展趋势?

提示:唐朝的租庸调制。基础:均田制。发展趋势:随着均田制的瓦解,租庸调制逐渐被废除(被两税法所取代)。

【图解历史】

中国古代赋税制度的演变趋势

探究·素材情境化

视角1分析历史问题——中国古代赋税制度

材料下图是某位老师授课时的板书内容:

人丁→土地、财产

实物→货币

繁→简

不定时→基本定时

【思考1】依据如图信息和所学知识判断板书内容的主题并进行说明。(要求:表述成文,叙述完整;主题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提示:主题:中国封建社会赋税制度演变的主要趋势。说明:以唐朝两税法为标志,征税时间分夏、秋两次征收,征税由不定时到基本定时;两税法征税标准由以人丁为主逐渐向以土地、财产为主过渡,清代的摊丁入亩更是把丁银分摊到田赋中,彻底废除了人头税,国家对百姓的人身束缚进一步减弱。以明朝一条鞭法为标志,把人头税和徭役以及其他杂征统一以银两的形式进行征收,反映了伴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实物地租逐渐向货币地租转变,税种也由繁多到逐渐减少。

视角2历史探究——评析唐代税制改革

材料白居易的《赠友》描述了两税征钱导致钱重物轻而伤农的现象,“胡(何)为秋夏税,岁岁输铜钱。钱力日已重,农力日已殚”,表达了对租庸调法的认同,“庸必算丁口,租必计桑田。不求土所无,不强人所难。量入以为出,上足下亦安”,主张“复彼租庸法,令如贞观年”。柳宗元的《答元饶州论政理书》指出,两税法实行按户等征税,富人贿赂官吏求居下等以逃税,导致“贫者愈困饿死亡而莫之省,富者愈恣横侈泰而无所忌”。他认为要避免上述现象的出现,只有“舍其产而唯丁田之间”,即恢复以身丁为本的租庸调法。

——摘编自付志宇《唐人诗文所见两税法变革补证》

【思考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评析白居易、柳宗元对唐代税制改革的看法。

提示:白居易认为两税法使得钱重物轻而伤农,柳宗元认为两税法导致了贫富差距的扩大,白居易和柳宗元都批评了两税法的弊端,认为租庸调法能够更好地维护社会的平衡和农民的权益。他们对两税法的批评也暗示了这一制度的不完善之处,需要进行调整。

【核心要点】

中国古代赋役制度演变的趋势

1.征税对象:由以人丁为主转向以土地财产为主,政府对百姓的人身控制逐渐松弛。

2.赋税种类:由繁到简,税种减少。

3.赋税形式:实物赋税→货币赋税。

4.征税时间:由不定时逐渐发展为基本定时。

5.徭役变化:由必须服徭役到允许以实物或货币代役。

【备选要点】

全面认识中国古代税制改革

(1)从总体趋势看,税制改革大都朝着税制的公平、简化方向进行。

(2)中国古代赋税制度演变的实质是封建生产关系的调整。

(3)封建国家对农民人身控制的松弛是

文档评论(0)

130****712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