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物理初三上学期复习试卷及解答.docxVIP

山东省物理初三上学期复习试卷及解答.docx

  1.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山东省物理初三上学期复习试卷及解答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关于分子和原子两种微粒的叙述正确的是()

A.物质只能由分子构成

B.分子在不停运动,原子静止不动

C.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D.原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本题主要考查分子和原子的基本概念及其特性。

A选项,物质是由分子、原子或离子构成的。例如,金属单质和固态非金属单质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盐类物质是由离子构成的。因此,A选项错误。

B选项,分子和原子都在不停地进行无规则运动,这是微观粒子的一种基本特性。因此,B选项错误。

C选项,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分成原子,而原子则不能再分,只能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这是化学反应的实质。因此,C选项正确。

D选项,原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基本微粒,它可以直接构成物质,如金属单质和固态非金属单质。同时,原子也可以通过相互结合形成分子,再由分子构成物质。因此,D选项正确。

综上所述,正确答案是C和D。但根据题目要求,我们只需要选择一个答案,这里我们选择D作为答案(因为C选项的表述更为核心,但D选项也是正确的,且更符合题目“关于分子和原子两种微粒的叙述”的宽泛性)。如果必须选择一个最符合题意的答案,C选项更为贴切。但在此情境下,我们按照题目要求,选择D作为答案。

答案: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分子和原子的基本概念及其特性。理解并掌握分子和原子的定义、特性以及它们与物质构成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

2、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人耳听不到的声音都是超声波

B.声音在各种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一样大

C.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D.乐音是乐器发出的声音,噪声是机器发出的声音本题主要考查声音的产生、传播、分类以及人耳的听觉范围。

A选项:人耳能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在20Hz到20000Hz之间,低于

B选项:声音的传播速度与介质的种类和温度有关。一般来说,声音在固体中传播得最快,液体中次之,气体中最慢。即使在同种介质中,温度不同,声音的传播速度也不同。因此,B选项错误。

C选项: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这是声音产生的基本原理。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所以C选项正确。

D选项:从物理学角度看,乐音是发声体做规则振动产生的声音,而噪声是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产生的声音。与声音是由乐器还是机器发出的无关。所以D选项错误。

综上所述,本题答案是C。

3、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把蜡烛放到离凸透镜15cm处,光屏上出现倒立、放大的实像,若将蜡烛向凸透镜靠近6cm,适当移动光屏后在光屏上()

A.成倒立、放大的实像B.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C.成正立、放大的虚像D.无法成像

答案:B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首先,根据题目描述,把蜡烛放到离凸透镜15cm处时,光屏上出现了倒立、放大的实像。根据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这意味着物体(蜡烛)位于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即f

然后,题目中说将蜡烛向凸透镜靠近6cm,那么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就变成了15cm?6cm=9cm。由于之前我们得到的焦距范围是7.5cmf

所以,正确答案是B选项。注意:这里的分析过程有些复杂和冗长,主要是为了全面考虑各种可能性。在实际解题中,我们可以直接根据“物体靠近凸透镜,像远离凸透镜,且像会变小”的规律来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答案B。

4、下列现象中,能用光的直线传播来解释的是()

A.路灯下行人的影子B.平静湖面上的倒影

C.放大镜把文字放大D.雨后彩虹

答案:A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光现象的解释,包括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和光的折射。

A选项:路灯下行人的影子,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当光线遇到不透明的物体(如行人)时,会在物体后面形成一个光照不到的区域,即影子。所以A选项正确。

B选项:平静湖面上的倒影,是光的反射现象。当光线从一种介质(如空气)射到另一种介质(如水)的表面时,光线会改变方向,并返回到原来的介质中,这就是光的反射。湖面就像一面镜子,能够反射光线,形成倒影。所以B选项错误。

C选项:放大镜把文字放大,是光的折射现象。放大镜是一个凸透镜,当光线经过凸透镜时,光线会发生偏折,并会聚在一点上,这个点叫做焦点。当物体位于凸透镜的焦点以内时,通过凸透镜可以看到物体放大的虚像。所以C选项错误。

D选项:雨后彩虹,也是光的折射现象。当阳光穿过雨滴时,光线会先折射然后在水滴内部反射,最后再从水滴中折射出来。这个过程中,光线被分散成了七种颜色的光,形成了彩虹。所以D选项错误。

综上所述,正确答案是A选项。

5、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

B.吹奏笛子时,演奏者用手指按住不同气孔,是为了改变发出声音的响度

文档评论(0)

halwk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