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失效模式及效应分析在普外科术后管道护理床旁交接中的应用.docxVIP

医疗失效模式及效应分析在普外科术后管道护理床旁交接中的应用.docx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医疗失效模式及效应分析在普外科术后管道护理床旁交接中的应用

丁滢;宋艳;夏春香;张立

【摘要】目的应用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理论去分析和完善术后患者管道护理床旁交接班的流程,有利于维护管道安全,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护理质量.方法根据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质量改进方法,成立外科管道护理流程改进小组,绘制流程图,并对其流程进行失效模式及潜在的原因分析,计算优先风险指数;通过采取细化评估重点,改进导管固定方法,改善置管局部渗液,多种形式的健康宣教等措施,比较改进前后导管脱管率;交接班的完整率;优先风险指数.结果实施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管理后,导管的脱管率明显下降,管道护理交接班的完整率提升,护士评估不到位,置管局部渗液多、潮湿,导管固定不牢,健康宣教不到位等4项失效模式计算优先风险指数均较之前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管理模式有利于规范术后管道护理交接班流程,规避护理风险.

【期刊名称】《护理学报》

【年(卷),期】2018(025)002

【总页数】3页(P21-23)

【关键词】术后患者;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管道护理;护理安全

【作者】丁滢;宋艳;夏春香;张立

【作者单位】东南大学附属南京市第二医院外科,江苏南京210003;东南大学附属南京市第二医院外科,江苏南京210003;东南大学附属南京市第二医院外科,江苏南京210003;东南大学附属南京市第二医院外科,江苏南京21000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473.6;C931.3

普外科术后患者因留置多根管道,管道护理交接成为术后患者床旁交接班的重点。在临床护理工作中会出现导管意外滑脱、移位、计量错误、术后并发症发现不及时等不良事件。因此,规范管道护理交接班流程,减少不良事件发生,提高护理人员风险管理意识尤为重要。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healthcarefailuremodeandeffectanalysis,HFMEA)作为一种质量管理的模式,提出“一次性就将事情做好”管理理念[1],同时它也是一种风险管理的方法,能前瞻性、系统地对某个流程可能发生的失效进行量化的评估,寻找并分析失效发生的潜在原因,制定改进措施,建立规范,从而能有效避免或减少问题的发生。2003年起美国医疗组织评审委员会把HFMEA列为医院改善风险流程的评鉴标准[2]。2015年4—6月,对入住我院外科病房的60例术后患者,进行管道护理交接班流程完整率及脱管率的调查,交接班完整率为75%,非计划拔管7例,脱管率为2.9%,2016年7月起运用HFMEA对管道护理交接流程进行失效原因分析并提出改进措施,取得满意效果,现将具体情况介绍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选取外科病房在2016年7—9月共60例术后患者,采用随机抽样法,其中男性34例,女性26例,共携管252根管道,纳入标准:年龄≥18岁,外科术后患者携管3根及以上(静脉导管及导尿管除外),排除患者精神异常者。

1.2方法

1.2.1组建HFMEA项目的管理团队2016年7月,在外科科护士长的领导下,由管道护理专科小组组长带领,成立了外科管道护理交接流程改进小组,具体人员科护士长、管道专科小组核心成员5名,2个外科病房各2名骨干护士,共10名人员,所有组员在外科病房有5年工作经验,其中副主任护师4名,主管护师2名,护师4名,由科护士长对项目成员进行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理论系统培训,管道专科小组组长带领组员对管道护理的交接流程进行失效的风险评估,筛出高风险的失效环节,针对性进行失效分析,制定并落实改进措施。

1.2.2绘制管道护理交接班流程图将管道护理的交接班流程进行梳理,通过小组成员的讨论,确定交接实施的主流程为管道护理交接前准备、管道交接中、管道护理交接后3个基本过程,见表1。

表1管道护理交接班流程图?

1.2.3高失效风险环节的筛查召集小组成员通过头脑风暴的方式对管道护理交接班流程中的每一个步骤,找出可能的失效模式,并通过罗列出失效模式,找出失效的原因。同时确定每个失效模式的风险指数(riskprioritynumber,RPN)。RPN=(S)×(O)×(D),S即失效的严重度,O即失效模式出现的频率,D即探测度。根据美国的国家患者安全中心(NationalCenterforPatientSafety,NCPS)的危机值矩阵评分表,研究者查阅相关文献[3],结合管道护理具体情况.制定管道护理交接发生脱管的严重度和失效概率评估标准。严重度的评分标准分为极重、重度、中度、轻度4个等级(表2);失效概率标准分为经常、偶尔、不常、罕见4个等级(表3);探测度是评估检测失效模式的概率[4],将检测到失效概率分为几乎不可能、

文档评论(0)

leet120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