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版]苏轼诗词鉴赏论文.pdfVIP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苏轼诗词鉴赏论文:

浅谈苏轼诗词中理性价值及其意义

摘要:苏轼作为宋代文坛领袖人物,宦海沉浮的经历对其影响尤为深刻。他如何以

自我生命的理想与清净,对待政治领域中所受挫折与纷扰?是怎么使学“”与仕“”

获得平衡?又是以怎样的心态完整的树立文坛领袖这一人生奋斗旅程?本文试

从苏轼宗教情结和其诗词产生的关系角度理解苏轼,以期对苏轼现象有更深一

步的诠释。

关键词:儒释道;苏轼词;心态;伦理道德

一、接受儒释道三学思想

王国维《文学小言》中,明确说道:“三代以下之诗人,无过于屈子、渊明、子

美、子瞻者。”可见,从一个角度肯定了苏轼是与杜甫等并列的“旷世而不遇”的文

学大家。苏轼一生是丰富多彩的,是奇特瑰丽的,他以开放兼容的心态,吸纳、融

汇儒、释、道三家思想方法,且构建起了拥有自己特色的博大丰润的艺术思想体

系。

苏轼自七、八岁开始,父亲苏洵游学四方,母亲教授其蒙学,学习声律、读孟

子、韩文。及冠之年,喜好读贾谊、陆贽文章、书籍。此时的苏轼,已熟读儒家经

典,打下坚实的文学基础,并开始提笔进行模仿。二十二岁应进士科,答卷《刑赏

忠厚之至论》(《文集》卷二)文中提到依“经立义”、仁“义爱民”的治国思想,充分

展示了其所树立报效祖国、爱民济世的宏愿,以及儒家忠恕仁爱的伦理思想,被当

时的考官欧阳修、梅尧臣大为赞赏。

待苏轼乌台之狱,被贬黄州之事,既是苏轼人生政治生活、阅历的转折点,也

是他信仰、文学意境走向成熟、完善得一个标志性事件。由于自己的正直、刚

正,直谏不被采用,反遭人构陷,贬之黄州。在此写下世传第三大行书《黄州寒食

诗》,起伏跌宕,淋漓尽致地表达了他遭贬谪的心境,诗与字浑然一体。

二、苏轼诗词产生背景

历来论诗者多以为唐诗主情,宋诗主理。就诗人背景分析,唐宋科举制度的施

行,使学而优则仕“”的设定得以有效的实践,相对地,政治上的惩处就是以贬官“”,

使得士大夫失去实践所学的空间。而宋代在传统的君臣游戏规则之外,外患压力

始终未彻底消除,内患(主战或主和,新法或旧法),也在相互抵消中不断损耗着人

才的心力。宋代士阶层入士的人数固然大幅度超越前代,但是被贬谪、流放者更

是不绝于途。就个人的生存处境而言,显得更为严峻,也更具挑战性。

诗人的审美能力与闲适之心,关乎天分与个性,并不是人人都可以有深刻感

受的,然而后天的勤奋、刻苦的读书、修道却可以提升一个人的修养,使自我主体

更能契合物象背后的自然造化,达到道“”的境界。此外,宋人对诗的期待更高,以不

能满足于单纯的抒情写忧,因此,对于延续抒情传统的感物悲情之作,往往采取理

性的态度来化解,使得汉唐诗歌发展所建构的抒情主流,又回归到言志的源头,这

个发展的历程与创作造诣,对于探索诗的本质与真谛,都有其重要的意义。

三、以诗情缓解宦情

就士阶层而言,入仕进入朝廷封官拜相,是获得实践济世理想与解决生计问

题,最有效的途径。然而,一旦动了宦情,难免心有所动,有所追慕,患得患失,诚惶

诚恐,有所为与有所不为之间的斗争,这也会在心理、情绪上产生波动,躁动不安。

若先得志而后遭贬谪,非自主性的羁旅经验、异地的荒凉、封闭,与世隔绝的地理

空间,心中不断的懊恼、悲惨、悔恨与憎恶,等待大赦、归期遥不可及等等复杂、

交织成的心态,都是对处于宦海沉浮的士子门的锤炼。

对于唐代诗人而言,例如白居易借消减宦情以获得自由身的独善“”思考模式,

并未在唐代的到进一步的壮大,而我们看宋代诗人、词人的发展辛碌历程时,却可

看到,不仅得到呼应,而且蔚然成风,并为宋代官员开辟了新典范。

新典范的意义在于,能转化谪居之穷困为闲居之乐趣,这是一种心态的调整

与自适,居谪所而能放心自得,使仕宦漂泊的抒愤变为游览山水美景的乐趣。由唐

入宋,出现了贬谪诗人宦游,以诗词为事业来暂时取代政治功业、以诗情缓解宦情

的现象。在游赏山水的过程中,诗人尽兴于自然春光,同时,作者的心胸进一步开

阔,使得诗人笔下的各种物象尽展其物理本色。让诗情画意展现于心中,暂将宦海

之中的烦恼、义愤抛却脑后,不再受其排布、约束,尽情享受精神生活中的雅适。

四、独处的安逸

汉代以来的诗词中充满了独处、独游、独思、独赏、独伤、独悲、独忧、

独愁等等独自倾诉的心态诗词。唐代王维《终南别业》:“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

知。”李白《独坐敬亭山》:“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等,可看出这些诗人已开

始寻觅个人的独处空间,享受自娱之乐。白居易更是刻意的摒弃他人

文档评论(0)

199****278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博士毕业生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