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期末专题复习(可打印).docVIP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期末专题复习(可打印).doc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专题一:建国以来:党的农村政策

1、土地改革:1950年——1952年

原因:(1)新中国成立后,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

(2)巩固新政权需要农民的支持。(3)为工业化打基础。

结果:废除了封建土地制度,确立了农民土地所有制。意义: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推动了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创造了条件。

2、农业合作化:1953年-1956年

原因:要建立社会主义制度需要实现农业公有制。

结果:将农业纳入了社会主义轨道。农业实现公有制。

3、人民公社化:1958年

原因:想要进一步扩大公有制程度。

后果:实行绝对的平均分配,挫伤了农民生产积极性,破坏了生产力的发展。

4、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978年

原因:安徽凤阳小岗村包产到户的成功实践

结果:使农民在生产上获得了更大的自主性,积极性空前提高,农业产量和农民收入都有大幅增加,农村开始富裕起来。

取消农业税:2006年1月1日

这是改革开放带来的一项巨大成果。

农业税的取消,一方面意味着\t/item/%E5%86%9C%E4%B8%9A%E7%A8%8E/_blank中国经济结构在升级的过程中,农业的比重正在逐步降低;另一方面,也表明中国已完全具备了取消农业税而不至于影响国家全局发展的经济能力。

农业税的取消减少了农民的负担,增加了农民的公民权利,体现了现代税收中的“公平”原则,同时还符合“\t/item/%E5%86%9C%E4%B8%9A%E7%A8%8E/_blank工业反哺农业”的趋势。

新中国成立后的两次分土地:

1、土地改革

分田内容:土地所有权形式:地主——农民

2、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分田内容:土地使用权和经营权形式:集体——农民

共同点:都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4、启示:必须实事求是,遵循客观经济规律,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专题二:党在建设时期的失误及纠正

1、失误一:1958总路线

2、失误二:1958年发动“大跃进”运动

3、失误三:1958年发动人民公社化运动

纠正:1961年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整。

4、失误四:发动文化大革命

纠正:1978年党中央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停止“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方针,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并且纠正了一大批冤假错案。

出错根本原因:主要是由于对当时的国情(生产力发展水平、社会主要矛盾)认识不清。

5、启示:(1)社会主义建设是曲折漫长的过程。

(2)实事求是,要制定符合中国国情的方针政策,要遵循客观经济规律。

(3)共产党敢于正视并改正自身错误,在不断的探索中前进、成熟,不断地提高其领导和执政水平。

专题三:新中国的外交

一、外交政策

我国始终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二、外交成就

20世纪50年代:1953年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955年“求同存异”方针

20世纪70年代:1971年重返(不是加入)联合国

1972年中日正式建交

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

新时期:2001年承办APEC上海会议

2001年加入WTO

三、新旧中国外交境遇的截然不同——启示

1.(对比过去)弱国无外交,所以要发展经济,提高综合国力。

2.(现在)继续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3.(以后)要根据国际形势的变化,不断调整对外政策。

四、影响一个国家外交的因素有:

影响外交地位的首要因素:综合国力

出发点:自身国家利益的需要。

影响外交效果因素:国家性质、国家力量、国际形势。

专题四:民主法制

一、中国民主法制的演变进程:

1、1949年第一届政治协商会议通过的《共同纲领》起了临时宪法的作用。

2、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第一部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社会主义类型宪法。

3、十年“文革”民主法制遭到严重破坏。

4、改革开放以来,形成以1982年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法制建设日趋完善。

二、启示:

(普遍意义上来说)任何一个国家的民主法制建设都是一个渐进的、不断完善的过程。

(针对我国来说)我国应不断加强民主法制建设,依法治国,维护人民的合法权益。

专题五:党的会议

一、建国以来党的会议

中共八大(1956年)

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年)

中共十二大(1982年)

中共十三大(1987年)

中共“十四大”(1992年)三个内容

中共“十五大”(1997年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huono259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111111111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