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性瘫痪儿童的康复(康复医学课件).pptx

脑性瘫痪儿童的康复(康复医学课件).pptx

  1. 1、本文档共12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脑性瘫痪的主要功能障碍

发育异常主要表现为发育落后(delay)Vojta认为落后3个月以上则为落后。脑性瘫痪、智力低下、先天性神经和肌肉疾病等患儿,发育落后几乎是必然的症状,这些可以作为诊断参考条件之一。

运动发育异常发育的解离发育过程中各个领域的发育阶段有很大差距而言。脑性瘫痪患儿会有运动发育与精神发育之间的解离。如1岁6个月患儿,智能发育正常,神经学上亦无异常,姿势反应发育也无明显落后,可是下肢抗重力肌的活动性和交替运动不发育,坐位时侧屈肌同时移动,两下肢瘫痪,只能坐着向前移行,这是步行发育迟缓儿的一种解离现象。

异常的运动模式Bobath认为,脑性瘫痪患儿不是不能运动,而是存在许多复杂、奇怪姿势和运动。从神经生理学的角度分析,有三个特点:由于脑的正常发育障碍而引起的运动发育迟滞或停止即未熟性由于上位中枢控制的解除而出现的各种异常姿势和运动模式神经支配紊乱

CP异常运动模式四肢、躯干的左右存在差异,呈非对称性1只以某种固定的模式运动2抗重力运动困难3分离运动困难4发育不均衡(上肢、下肢、仰卧位、俯卧位、左右)5

CP异常运动模式肌张力不衡定(异常姿势的肌紧张,姿势变化时肌张力升高、低下与不定)66个月以上患儿,原始反射残存7正常感觉运动发育缺乏,异常感觉运动的存在8有联合反应、代偿运动9

CP异常运动模式主动活动受限随意功能丧失肌张力异常不能维持身体的姿势,没有支撑功能痉挛及反射异常妨碍运动的完成协调、精细、控制活动丧失

感觉异常深感觉异常视觉障碍的手眼协调、图和背景、形状的恒定性、空间的位置和空间关系障碍。视觉障碍眼肌障碍(斜视、眼肌麻痹、眼睑下垂、先天性白内障、视神经萎缩、网膜变性、角膜混浊等,所致的手眼协调、图和背影、形状的恒定性、空间的位置和空间关系障碍)。听觉、运动知觉、触觉、嗅觉异常

高级脑功能异常言语障碍要分清楚是视觉、听觉、味觉、手感觉异常等造成的外部语言障碍还是大脑思维异常造成的内部语言障碍。智力低下脑发育障碍。缺乏知觉感觉运动体验运动障碍影响活动,对周围事物难以像正常儿童那样到处走走、看看、摸摸。如果合并智力低下时,更是对外界难以定位,想要的握不住,手拿不到口中,拿到手中的东西不会玩,这样具体的体验越少,对外界了解和物品的熟悉程度就越少。

日常生活能力低下肢体运动能力的障碍姿势的异常智力的受损社会心理异常饮食困难穿衣困难体位转换困难移动困难用厕困难

缺乏社会生活的体验正常儿童2岁以后,能对人和周围事物具有一定的社会认识。而脑瘫患儿则由于发育障碍而和同年龄儿童接触、游戏的机会少,活动困难,不少事情依靠别人,或因治疗的影响等而缺乏社会生活体验。所以,绝大部分患儿存在人际关系不良,以及自立、意志表达或传达意见的能力差等问题。

认识脑性瘫痪

小儿脑性瘫痪简称脑瘫(cerebralpalsy,CP)是一组持续存在的中枢性运动和姿势发育障碍,活动受限症候群,这种症候群是由于发育中的胎儿或婴幼儿脑部非进行性损伤所致。脑性瘫痪的运动障碍常伴有感觉、知觉、认知、交流和行为障碍,以及癫痫及继发性的肌肉骨骼问题

1基本概念又称Little病,自受孕开始至婴儿期非进行性脑损伤和发育缺陷所导致的综合征,主要表现为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出生前到生后1个月内各种原因所引起的脑损伤或发育缺陷所致的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

1基本概念引起脑瘫的脑损伤为非进行性1引起运动障碍的病变部位在脑部2症状在婴儿期出现3可合并智力障碍、癫痫、感知觉障碍及其他异常4除外进行性疾病所致的中枢性运动障碍及正常小儿暂时性的运动发育迟缓5

2发病和病因脑瘫发生率在发达国家大约为千分之二左右,我国约为1.5‰~5‰左右主要病因胎儿脑部缺氧或脑部血液灌注量不足可发生于出生前可发生于出生时可发生于出生后如各种原因所致的胚胎期脑发育异常如新生儿窒息缺氧、产伤、核黄疸等如脑炎、CO2中毒、头部外伤等引起的脑损伤

3临床分型类型发病率病变部位临床表现痉挛型(高张力型)最常见锥体束主要表现为肌张力增高,肢体活动受限,被动运动阻力增高,有折刀样痉挛,腱反射亢进,病理反射阳性。手足徐动型占20%基底核部位主要表现为肌张力变化不定,在肌张力过低或过高之间波动,运动意愿和运动结果不一致,有不随意运动,病理反射一般为阴性,常伴有构音障碍。弛缓型(软瘫)见于婴幼儿以肌张力低下为主,肌肉过分松软共济失调型少见小脑平衡功能差,随意运动的协调性差,伴有意向性震颤和眼球震颤,在运动中表现为低张力性。震颤型少见四肢震颤,静止时出现,无自主运动混合型两种或几种类型同时存在(一)根据运动障碍的性质分型

3临床分型痉挛型肌肉僵硬可见上肢屈曲,下肢内收或交叉成剪刀姿势痉挛程度重度:躯干和四肢处于痉挛状态中度:静止状态下痉挛状态有所改善,运动时张力增高轻度:静止状态或容易完成的运动时,肌张

文档评论(0)

学而思之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学而思之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