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一小高考2024-2025学年(上)高三第一次考试语文试卷及答案.docx

天一小高考2024-2025学年(上)高三第一次考试语文试卷及答案.docx

  1.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天一小高考

2024—2025学年(上)高三第一次考试

语文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木削展览碍不着我,我的领域是文艺”,这话讲不通。一个想养成品味的人不但要无成见地亲近一切伟大著作,还要去欣赏一切其他艺术,因为艺术本是相遇的。贝多芬的《第先文响曲》并不和斯文朋的诗两样,明白中国绘画的人去了解印象派的作品容易多了虽然各门艺术在形式上的表现方法不同,最终的求“美”企图却是一致的。在没有新式剧院的中国,想明白舞台剧艺术的人连好电影也不可不看的。因为这些都能帮助你把捉一个不易把捉的东西——什么是关.怎样才是艺术。

为什么一个曾欣赏了许多伟大作品的人,有时看到了像《埃及皇后与安托尼)一类历史剧时仍不能产生满意的反应呢?因为他缺乏《罗马史》的知识,因而历史的想象也薄弱。所以有了高尚的品味还须取得辅佐那品味的知识。

当然,一个批评光学的人须懂得物理。但即使批评并没有那么明显知识的书时——像小说,知识也还是需要的。对于“五四”以来中国新文学的演化毫无历史观念的人哪里配安排作品的位置!而批评的工作一部分即在安排。(子夜)在茅盾创作过程上及在新文学史上的地位是怎样呢?对于世界的文艺史也不可马虎的,因为在这世纪里,“中外”已成了休戚相关的一体了。

一个不以专门著作为对象的书评家所应具备的只是“各科常识”,一个坚实的文化背景为书评家及一切新时代公民的随身宝。与其说得懂这些书,毋宁说得懂生活中的人情道理。就算不做书评家、你可以忽略国际联盟的现状或人类行为规律吗?总之,只在书中耕耘是不妥的。一个理想的书评家要具有足用的知识和品味的背景,对于实际生活又怀有莫大兴趣。历史沿革对于他来说不生疏,而拾起每本书来,他仍能保持涉猎的好奇心,发现它自身的价值。

(摘编自萧乾《知识与品味》)

材料二:

为了丰富通感,是不是应当尽可能广泛地接触各种艺术?

要培养与扩大艺术通感能力,就要在审美活动中执着、用心。首先要突破一点,再扩及其他。如若一个人真想成为一个有资格的欣赏者,那么首先应对一种艺术知之较多和较深,这是形成独特的通感的有效方法。比如,最早把美丽的建筑说成“凝固的音乐”的是谁呢?是贝多芬。这就不是偶然的。贝多芬是大音乐家,对于他来说,音乐乃是一个持久的兴奋中心,因此强烈的审美联想的结果,就使他把建筑也当作音乐来感受了。换言之,正围为他对音乐既熟悉又执着,所以就总把音乐和其他事物联系对比,敏锐而深入地感受它们之间的异同,异中求同,才得出这个美学论断。如果换作拉斐尔,我想他大约不会把建筑说成“凝固的音乐”,他可能会说建筑是“立体的绘画”。中国有句俗话,叫“三句不离本行”,这一生活现象的朴素概括也可说明以上所讲的道理。

我自己曾得到一种教训,叫做“外行人的眼睛常不带钩子”,当一种艺术品出现在眼前时,看不到“点子”上,“钩”不住应该“钩”住的东西,让它轻轻滑过去了。我们一生中,重复欣赏同一件艺术创作的机会是相当多的,在这种经历中往往发现,原来看不出好坏的东西,后来却能分出好坏来。这不完全是个“粗心”的问题,而主要是“不知如何用其心”的问题。对于一个初学欣赏的人来说,想在同类创作中形成对比显然较为容易,而在不同奥的创作中进行对比就要难得多,所以应该先着重在一类创作的欣赏中训练自己的眼睛或耳朵;而这也有助于在其他艺术中去“钩住”应该“钩住”的东西。“一通百通”这句话也就应该这么来看。

通感是不负有心人的。艺术欣赏固然有娱乐作用.可是如果仅仅为了消遣解闷,观赏时心不在焉,甚至空虚无聊,只想在艺术中寻求低级趣味或官能刺激,那就不可能对艺术有准确而深入的感受与理解,起到有益于身心的作用。从道理上说、自发的、从生活经验中获得的通感,是人人都可能有一些的,但能否自觉意识到它的存在,特别是它的积极作用,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现在我们谈的通感,是专门用于艺术创作和艺术欣赏的一种积极自觉的心理活动,那就更要在有关的实践中发挥主观能动作用,才能够形成并加以运用。光就艺术欣赏来说,也需要全神贯注地看或听,仔细玩味捉摸以分辨各种感受和印象,用园忆对比来切实认识各个欣赏对象的优劣与异同,注意归纳总结以找到“点子”与“门道”,等等。总之,通感除了有赖于较为丰富的欣赏实践,还必须通过持久的“用心捉摸”才会自然到来,所以要做一个有心人。

“捉摸”是很重要的。“捉摸”之遥很多,现在只谈一点,就是在欣赏中抓住问题,找出“门道”。比如音乐创作的“华丽”特色问题。“音乐怎么会华丽呢?”弄清这个问题,仍然要靠自己“捉摸”。因为“华丽”之类的感受,别人是无法通过讲解使之转移到我心中的;还是那个老问题,言语只能描述感受,却不能转移感受。屠格涅夫把雅科夫所唱的歌描述到那种程度,然而你毕竟无法通过描述感知雅科夫的歌声,因而也就产生不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80****975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十年深耕,专业只为中高考语文阅读与写作!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