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十二章+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pptx

《论语》十二章+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pptx

  1. 1、本文档共3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的确,我国两千年来,不论立身处世以及政治社会,皆以儒家思想为中心,而论语便是最精粹最可靠的儒书,所谓“半部论语治天下”,便是这个意思。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赵普再相,人言普山东人,所读者止《论语》……太宗尝以此语问普,普略不隐,对曰:“臣平生所知,诚不出此。昔以其半辅太祖定天下,今欲以其半辅陛下致太平。”(宋·罗大经《鹤林玉露》)课堂引入

3学校“读书节”活动计划制作展板,被尊为“至圣先师”的孔子,被选为首先进行宣传的专题人物。语文科组计划将《论语》十二章作为宣传内容分栏排版,请你给语文科组提供一个宣传排版方案。宣传任务一:孔子信息、《论语》简介宣传任务二:《论语》十二章的内容与理解宣传任务三:《论语》十二章的分栏与排版宣传任务四:《论语》十二章的当代意义

文意理解分小组任务:每个小组负责一段,完成以下任务,并分工展示给全班。1.流畅正确朗读。2.翻译全段。3.指出重点字词的意思和特殊句式。4.理解并用几个字总结此段孔子阐发的道理。宣传任务二:《论语》十二章的内容与理解

文白对译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学而》)孔子说:“君子吃饭不求饱足,居住不求舒适,做事勤劳敏捷,说话谨慎小心,到有道德的人那里去请教,这样,可以说是好学了。”饱:饱足安:安逸,舒适敏:敏捷,勤快而:表并列就:靠近于:对于(在)焉:语气助词正:修正通“矣”,了已:状后=于事敏而于言慎第一章:君子的日常言行的基本要求谨言慎行

文白对译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八佾》)孔子说:“一个人如果没有仁德,他怎样对待礼呢?一个人如果没有仁德,他怎样对待乐呢?而:表假设,如果。如…何:固定句式,译为:怎样…呢?第二章:谈论礼乐,礼、乐的核心与根本是仁重视仁德八佾:佾音yì,行列的意思。古时一佾8人,八佾就是64人,据《周礼》规定,只有周天子才可以使用八佾,诸侯为六佾,卿大夫为四佾,士用二佾。季氏是正卿,只能用四佾。

“仁”、“礼”“乐”什么关系?①礼、乐都是制度文明,而仁则是人内心的道德规范,是人文的基础。②礼与乐都是仁的外在表现。这里,孔子指出礼、乐的核心与根本是仁,没有仁德的人,根本谈不上礼、乐的问题。③仁是孔子学说的中心,它来自固有的道德,是礼、乐的根本。礼讲究谦让敬人,乐需要八音和谐。一个人没有仁的本质,则无谦让敬人、和谐无夺等美德,即便行礼奏乐,也不具有实质意义。

文白对译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里仁》)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里仁》)道:学问、人生哲理孔子说:“早晨能够得知真理,即使当晚死去,也没有遗憾。”喻:通晓,明白。孔子说:“君子明白大义,小人只懂得小利。”判断句朝、夕:名词作状语,在早晨、在晚上第三章:君子之道:对真理或某种信仰追求第四章:义利的角度来区别君子与小人追求真理重义轻利

孔子并非概不言利。他不反对人追求利欲,并把人的欲求看成是人的一个层面,只不过他把它看成是较低的层面。《述而》:“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里仁》:“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又如,子路曾问孔子如何才能“成人”,即为完人。孔子回答“今之成人者和必然?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其中“见利思义”,是不欲,是看到利益便能想起来该不该得,便是“完人”表现之一。“义”“利”之辩

文白对译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孔子说:“看见有德行的人就应该想着向他看齐;见到不贤的人,就要反省自己有没有类似的缺点。”贤:形作名,有德行的人。齐:形作动,看齐。内:名作状,在心里。第五章:君子提高道德修养的方法:自我反省自我反省

文白对译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雍也》)孔子说:“质朴胜过了文饰就会粗野,文饰胜过了质朴就会虚浮,质朴和文饰比例恰当,然后才可以成为君子。”①质:质朴。②文:文饰。③史:虚浮不实。④彬彬:相杂适中的样子。第六章:文与质的合理互补关系和君子的人格模式表里如一如何理解文和质?启发:比如写作,什么是质?什么是文?再回到做人,什么是质?什么是文?或者你认为哪个更重要?

从个人修养的角度来理解,“质”是指内在的质朴品质,“文”则是指外在的文化表现。那么,“质胜文则野”就是指一个人没有文化修养就会显得很粗俗;“文胜质则史”就是指一个人过于文雅就会显得浮夸和虚伪,注重繁文缛节而不切实际。【金华十校联考作文】棘成子曰:“君子质而已矣,何以文为?”子贡曰:“文犹质也,质犹文也。虎豹之鞟犹犬羊之鞟。”孔子曰:“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对于“文”和“质”的重要性,以上三人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8zxciop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