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高考作文备考素材预测: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docx

2025年高考作文备考素材预测: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docx

  1.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一、素材概述

素材一: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

7月27日,在印度首都新德里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6届世界遗产大会上,我国申报的“北京中轴线——中国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截至目前,我国世界遗产数量达到59项。

素材二:中轴线是北京的“龙脉”

北京中轴线汇集了13世纪以来中国历史上最为重要的国家纪念性建筑、礼仪建筑和标志性建筑,是中华文明的独特见证。在北京中轴线上,不仅能直观地读历史,还能清楚地看变迁。住房城乡建设部建筑杂志社全媒体特推出“北京中轴线保护与传承”栏目,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古今对比的解读、形神兼具的阐释,品读北京中轴线建筑万象,记录在历史文化遗产滋养下的城市生活风貌,展现北京历史文化名城的无穷魅力。

北京老城是中国历代都城的最后结晶。它承载了中国人自远古以来从对天的敬畏、崇拜,最终形成了“以天为则,象天设都”文化理念的思想。

而从永定门到钟鼓楼,这条长15里的中轴线则是它厚重历史文化的集中体现:

以建筑实践而言,中轴线是北京城规划建设的基准线,是全城左右对称布局的重要依据。

以政治功用而言,中轴线是封建时代“普天之下,惟我独尊”的集中体现者,在这里集中部署了以太和殿为象征的全城最高等级的建筑群。

以文化而言,中轴线是中国古人北极崇拜的集中体现,在天以紫微垣为中心,在地则以紫禁城为中心,形成皇城、内城、外城层层拱卫之势。

以艺术而言,中轴线是中国古代规划建设艺术的集大成者,体现了帝都建设的最高艺术成就。

中轴线上的建筑物中,也无不以“龙”作为重要的标识。至于紫禁城中,那更是一个“龙”的世界——形态各异,栩栩如生,金碧辉煌的“龙”,几乎无处不在,就连外朝“三大殿”即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的汉白玉基座都雕有1100多条龙。若遇天降大雨,则会形成“千龙吐水”的壮观景象……因之,我们把中轴线称之为北京的“龙脉”,是名副其实的。

中轴线概念:说是“中轴线”,但事实上它并不是一条直线,而是老北京城最核心的建筑群。它指的是从永定门城楼开始,经正阳门城门和箭楼、天安门广场、天安门城楼、故宫、景山,万宁桥至钟鼓楼,长约7.8公里的北京老城中轴线,再加上分列于轴线两侧的天坛、先农坛、太庙和社稷坛等等北京老城的中心区域。

这个概念是由著名建筑学大师梁思成在1944年首次提出,至此,这个始建于13世纪的建筑群,历经了几百年的不断发展演变,最终成为了全长7.8公里,世界上最长的城市轴线。

二、多角度运用示例

【角度1】文化韵味与历史印记

中国,中国人,中华民族,“中”之于每个中国人具有特殊意义。北京中轴线这一宏伟构想自元、明、清三代持续演变,贯穿着宫殿、庙宇、园林和其他历史建筑,沿着胡同民居次第展开,形成了气势恢宏、纲维有序的北京城,诠释着古都的文化韵味与历史印记。北京中轴线不只是中国社会历史变革和多民族文化融合的见证,也是中国传统都城规划理念的具体体现。它在北京市民的日常生活中占据着重要位置,是京味特色的一部分,同时也成为现代国家象征和北京国际城市形象的重要代表。这条千古唯一的轴线反映了中国社会对礼仪和秩序的深刻重视,体现了历史与现代、传统与创新的和谐共生。

【角度2】数字媒介重塑文化表达

随着时间的推移,特别是进入数字媒介时代,中轴线的叙事方式经历了重要的转变。电影、电视纪录片等动态媒介的出现,不仅在技术上有了新的突破,作为主流媒介的影视作品也在文化传播和审美表达上实现了新的飞跃,极大地扩展了中轴线文化的受众范围,挖掘了中轴线文化更深层次的内涵底蕴。《北京中轴线》《永恒之轴》等纪录片中的情景再现、互动体验等形式在叙事与表现方式上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为公众提供了更为丰富的信息和更强的情感共鸣。数字媒介的广泛应用带来的不仅仅是技术的便利,尤其是社交媒体、虚拟现实等的大量运用同时改变了大众的思维方式、表述方式、文化遗产的传承方式,甚至文化遗产观本身。数字媒介所呈现的自由性、解构性、平等化、多元化和创造性成为文化遗产当代传承中不可忽视的特征。北京中轴线保护管理规划中已明确数字媒介对于北京中轴线价值的宣传与推广、进而增强文化自信的重要性。

【角度3】守护传承文化遗产

文物和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中华优秀文明资源。守护文化遗产,是物质上的继承与保护,更是精神上的积淀与升华。以坚定的文化自信、高度的文化自觉坚持推进北京中轴线保护发展,这条“文化之脊”必将见证这座城市、这个国家在新征程上更加光明的未来。以“珍爱之心、尊崇之心”保护好历史遗存,以创新的手段、深厚的情怀、匠心的精神,讲述传统文化故事,擦亮中轴线这张“金名片”。保护遗产,既是守护历史记忆,也以保护促进改善民生为旨归。北京中轴线不仅是需要保护的文化遗产,更是人们生活其中的美好家园。

【角度4】儒家“中正”哲学理念的集中体现

在儒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80****975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十年深耕,专业只为中高考语文阅读与写作!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