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研究论文范文精选3篇(全文).pdfVIP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心理研究论文范文精选3篇

[[一、压力的概念探讨

当stress被引入作为心理学术语时,我国心理学词典和教

科书对其有多种解释,如压力、应激、紧张、挫折等,当前心理

学研究并未给其一个统一的定义。从概念接受角度来说,用压力

这个概念则相对来说通俗易懂,易于被大众接受。如果从心理学

研究角度对其进行定义,那么就可能有多种概念的内涵:如压力

反应、压力事件、压力感、压力应对等。如塞里(1936)从生

物医学的研究角度出发将其定义为人或动物有机体对环境刺激

的一种具有非特异性的生物学反应现象。我国有心理学家则认为

压力包括压力事件和心理压力两个概念,压力事件(stress)是

指一定令个体紧张,感受到威胁性的刺激情境或事件。心理压力

是个体在生活实践中对压力事件反映而形成的一种特别紧张的

综合性心理状态,即个体心理真正意识到了压力存在而无法摆脱

时形成的带有紧张情绪的心理状态,而应激则是心理压力的特别

表现形态。从上述观点来看,不同的心理学家对压力的定义并不

尽相同,可见,压力是个普遍概念而非单独概念。

二、压力研究的取向

纵观20世纪30年代以来的各种压力研究,大致可以概括

出三种类型:

1.将压力作为因变量进行研究,关注个体对有害刺激的反应

早期以塞里为代表的生物医学观认为应激是有害刺激作用

1

于有机体的结果,注重研究应激状态下的生理反应过程,而不是

引起这种反应的心理社会原因,并在其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一般应

激综合症(GS模型),其观点和研究模式至今还在医学的病理生

理学研究领域占有一席之地。

2.将压力作为自变量进行研究,关注压力来源的性质与特征

这类研究把应激作为自变量,研究各种有害性刺激物的性质

和特征。历史上,与塞里研究形成对比的是一段时期里心理学家

们把应激与应激源作为同一概念来研究。而且心理学家所指的应

激源的范围相当广泛,远不是塞里所强调的躯体性应激源,还包

括心理的、社会的和文化性的应激源。

3.对压力过程中的中介变量进行研究,关注个体在应激源与

应激身心反应中,中介变量如何其作用

例如,认知因素首先被认为是应激的决定因素,Lzrus提出,

应激的发生并不伴随特定的刺激或特定的反应,而是发生于个体

察觉或估价一种有威胁的情景之时。其它还发现应对方式、社会

支持、个人经历和个性特征等许多因素对应激反应起着中介作用。

三、压力研究的阶段

依照压力的研究取向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临床取向

(20世纪60年代中期至80年代初),该阶段主要是从病理心

理的角度出发,说明生活中的危机事件或身体疾病对个体身心的

影响,对危机事件的研究是从压力源研究角度而言的。

主要研究:绑架、家庭成员杀害人

1

(MyersPitt;1976;Morwetz;1982;PettiWells;1980);父母离

异(Steinberg,1974;Yours,1980)以及创伤性事件

(Bulmnwortmn,1977)等。身体疾病又是该阶段研究较多的

另一个压力源。研究者主要考虑一些传染性小而残废率的重大疾

病。包括心脏病(Mehler,1978),激素疾病(Drotr,ousens,1980),

癌症(Erle,1979)等。该阶段研究明显不足之处在于被试年龄

分布的不均衡,青少年研究只有7%,而成人研究则高达42%,

另外过度重视危机和重大压力源而忽视了日常压力源的研究工

具缺乏。

第二个进展取向研究阶段。自80年代开始,对压力的研究

突破生理心理模式,转向进展心理模式。从压力源来说,日常压

力源的研究是第二阶段的显著性标志。日常压力源主要来指家庭、

学校、同伴等日常压力事件,例如学校

文档评论(0)

g6866079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