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分类与整理》教学设计.doc

人教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分类与整理》教学设计.doc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分类与整理》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分类与整理》是人教版数学教科书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内容,在《数学课程标准》中属于统计与概率领域的知识。本课是在学生已具备较少的物体分类经验的基础上,行教学的,教材创设了气球分类的情境,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适时提出分类这一数学问题,引导学生探索和发现分类的标准和分类计数的方法。学好这部分的知识有助于学生理解分类的含义,掌握分类的方法,同时也为学生将来学习数据收集、整理、统计奠定基础。

二、学情分析:

(一)生活与知识能力方面:学生在一年级上册学习《认识图形(一)》中已接触了形状的分类。

(二)认知基础:一年级学生年龄较小,但在生活中开始具备对物体进行分类的思想。

(三)己有能力:大部分学生具有根据实物表面特征进行简单分类的能力。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通过学习,掌握分类的方法,体会分类的标准不同分类结果也不同。

(二)过程与方法:

尝试运用象形统计图把整理数据的结果记录下来,感受象形统计图的简洁。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中,体会分类的目的和作用。

(四)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一些分类方法,让学生通过思考得出一些分类的规律。

2、体验分类标准多样化,会自定标准对物体进行分类计数。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感知分类

课堂导入环节,准备好不同颜色的糖果,上课后先把不同颜色的糖果按照性别的不同,分发给班里的同学们。然后做一个小的总结,其实分发糖果的过程就是一个简单的分类,从而引出今天的新课《分类与整理》。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1.出示例题的气球,引导学生思考可以怎样分类。(学生有的说按颜色分类,有的说按形状分类)。

2.老师让学生根据任务(先按形状分类)用实物操作并尝试记录分类结果。(大概七八分钟的时间,先请同学们进行观察,然后请同学们到黑板上进行操作分类,使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的活动中来,通过实际操作增强他们对分类的理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3.学以致用:让学生按照颜色来进行分类,并用我们刚才总结出的最简便的方法来进行记录。

(这个活动也花了-一定的时间)

4.联系生活

出示生活中的分类,其实分类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有哪位同学可以来跟我们分享下,你们在哪里看到过分类呢?学生分享教师再出示生活中分类的图片继续升华。

5.课堂练习环节,结合今天所学的内容,设计了按照颜色分类,按照种类分类,按照形状分类的练习题。

请同学们回答问题,跟他们一起练习,解决分类问题。

(三)课堂小结

按同一标准分类,记录和呈现方式虽然不同,但分类结果都相同。

按不同标准分类,分类的结果不同。

(四)课后作业

将自己书包内物品按照作业本、课本、练习册进行分类,明天上课的时候检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梅子693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教育教学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3月02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