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二年级下学期数学《中国古代数学家求和的方法》教学课件.pptx

高中二年级下学期数学《中国古代数学家求和的方法》教学课件.ppt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古代数学家求和的方法年级:高二(下)学科:数学(人教A版)

倒叙相加法错位相减法正整数的平方、立方、4次幂以至n次幂之和的公式由有限到无限、由数项到函数项

刘徽(约225年—约295年)案例一

几何?”“今有良马与驽马发长安至齐,齐去长安三千里(1里=500m)良马初日行一百九十三里,日增十三里。驽马初日行九十七里,日减半里。良马先至齐,复还迎驽马。问:几何日相逢及各行思考:良马每天所行路程有什么关系?第一天:193里第二天:193+13里

思考:良马每天所行路程有什么关系?第一天:193里第二天:193+13里第三天:193+13+13=193+2×13里第四天:193+2×13+13=193+3×13里……设第k天所行路程为里,则第k+1天所行路程为+13里,结论:设良马每日所行路程构成数列{}则数列{}是以193为首项,13为公差的等差数列

思考:驽马每天所行路程有什么关系?第一天:97里第二天:97-0.5里第三天:97-0.5-0.5=97-2×0.5里第四天:97-2×0.5-0.5=97-3×0.5里……设第k天所行路程为里,则第k+1天所行路程为-0.5里,结论:设驽马每日所行路程构成数列{}则数列{}是以97为首项,-0.5为公差的等差数列驽马初日行九十七里,日减半里。

2齐去长安总路程=良马所行总路程+驽马所行总路程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

解:由题可知,良马每日行程构成一个首项为193,公差为13的等差数列驽马每日行程构成一个首项为97,公差为-0.5的等差数列则数列{}与数列{}的前n项和为2×3000又数列{}的前n项和为数列{}的前n项和为=2×3000

平行数中平里“中平里”良马:“平行数”193×15驽马:“平行数”97×15“中平里”193=193×15+13×(1+2+3+…+14)+(193+13)+(193+13×2)+(193+13×3)+…+(193+13×14)

经过反复尝试,沈括提出对于上底有ab个,下底有cd个,共n层的堆积物可用公式求出物体的总数。相当于求数列ab,(a+1)(b+1),(a+2)(b+2),…(a+n-1)(b+n-1)=cd的和案例二北宋的数学家沈括博学多才、善于观察.据说有一天,他走进一家酒馆,看见一层层垒起的酒坛,不禁想到:“怎么求这些酒坛的总数呢?沈括“用刍童(长方台)法求之,常失于数少”,他想堆积的酒坛、棋子等虽看起来像实体,但中间是有空隙的,应该把它们看成离散的量

求数列ab,(a+1)(b+1),(a+2)(b+2),…(a+n-1)(b+n-1)=cd的和证明:设则

记数列{}的前n项和为则c=a+n-1d=b+n-1

课堂总结透过这些小故事,我们不仅能学习古算家求数列的和的思想方法,而且能体会这些数学思想方法诞生的曲折过程,感受到了数学家在进行数学研究时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

作业布置南宋的数学家杨辉“善于把已知形状、大小的几何图形的求面积、体积的连续量问题转化为求离散量的垛积问题”例如,求图“圭垛”中的格点个数总和,杨辉认为虽然圭垛的形状与三角形相似,但要用梯形的面积公式计算,即在他的专著《译解九章算法?商功》中场将堆垛与相应立体图形作类比,推导出了三角垛、方垛、刍甍垛、刍童垛等的公式。例如三角垛指的是顶层放1个,第二层放3个,第三层放6个……第n层放个物体堆成的堆垛,类比图中的立体图形,杨辉推出了它的求和公式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云一就是云一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