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61T 1817-2024 桑蚕茧干燥技术规程.docx

DB61T 1817-2024 桑蚕茧干燥技术规程.docx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ICS 65.020.01

CCSB47

DB61

陕 西 省 地 方 标 准

DB61/T1817—2024

桑蚕茧干燥技术规范

Technicalspecificationsfordryingsilkwormcocoons

2024-04-03发布 2024-05-03实施

陕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61/T1817

DB61/T1817—2024

DB61/T1817

DB61/T1817—2024

目 次

前言 II

范围 1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术语与定义 1

技术要求 1

干茧检验方法 2

I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

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陕西省农业农村厅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安康市蚕桑产业发展中心、陕西天成丝业有限公司、安康市宝业丝绸有限公司、

安康学院、石泉县蚕桑发展服务中心。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陈正余、孙浩勇、陈贵攀、程世燕、李海洲、李兆鹏、董百顺、刘强、山敏、姚程杰、王小平、廖和菊、张正毅、温建如、陈蓓、孟刚、马新鸿、秦超、王功献、陈佳、李琴、熊莹莹。

本文件首次发布

本文件由安康市蚕桑产业发展中心负责解释。联系信息如下:

单位:安康市蚕桑产业发展中心。

地址:陕西省安康市汉滨区育才西路126号。电话:0915-3029001

邮编:725000

II

桑蚕茧干燥技术规范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桑蚕茧干燥的技术要求和干茧检验方法。本文件适用于桑蚕鲜茧的烘干技术和检验。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DB61/T455干蚕茧质量检验技术标准

术语与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烘率 dryingpercentageofcocoon

一定质量的鲜茧烘干至适干时的质量占鲜茧的百分比。

烘折 dryingdiscountofcocoon

烘折是鲜茧与烘得干茧量的百分比,习惯上指烘成100kg干茧所需鲜茧量的公斤数。

半干茧 halfdriedcocoon

鲜茧通过烘干,烘除了一半左右自由水分的茧,烘率在50%~70%。

全干茧 full-drycocoon

烘率在40%~42%的蚕茧。

还性 cocoonmoistureequilibrium

半干茧出灶冷却后堆放,使茧层间水分和热量平衡均匀的过程。

技术要求

1

干燥方法

分段法和直干法。

分段法

预热期

烘干室90℃~95℃持续0.3h~0.5h。

恒速期

烘干室100℃~120℃,烘率达到60%±5%。

减速期

烘干室60℃±5℃,烘率达到45%±5%。

还性期

出烘干室在堆场放置3d~5d

复烘

烘干室100℃±5℃持续4h~4.5h。

直干法

115℃±5℃持续6h±0.5h。

半干茧处理

散热

应在堆场内放置3h~5h。

堆放

垄堆

半干茧堆成畦底宽1m左右,面宽0.5m左右,畦高0.5m左右,畦中插通气笼,畦与畦间留通道。堆放3d~4d。

篮堆

“品”字形堆放,高度不超过2m,注明出烘干室时间。堆放5d~7d。

贮藏条件

室内贮藏,温度25℃~35℃,湿度75%以上。

干茧检验方法

按照DB61/T455执行。

2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